新华网四川 > 信息 > 正文
202305/0517:28:42
新华网

实干“出圈” 1248名“成都工匠”集中命名

信息2023-05-05 17:28:42
字体:
分享到:

命名大会现场

  5月5日上午,2022年、2023年“成都工匠”命名大会召开,1248名“成都工匠”被成都市委、市政府集中命名,其中2022年“成都工匠”655名、2023年“成都工匠”593名。

  据悉,2022年、2023年,按照《关于实施“成都工匠”培育五年计划的意见》和《“成都工匠”评选管理办法》的相关要求,成都市总工会等部门严格执行推荐申报、资格审查、专家评审、市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审核等评选流程,分别形成年度“成都工匠”候选人657名和594名。年度候选人名单通过《成都日报》等载体社会公示5个工作日,专家评审委员会根据投诉举报线索进行调查核实后取消2名2022年“成都工匠”候选人和1名2023年“成都工匠”候选人资格。经成都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审定,分别确定2022年“成都工匠”655名、2023年“成都工匠”593名。

  据介绍,两年来,成都着力彰显“公开实施,聚焦一线”原则,以多元渠道吸引技能人才参评。面向全市现代产业体系特别是制造业领域的一线产业工人、技能劳动者实施评选,广泛开展宣传解读和组织发动,吸引技能劳动者通过单位推荐、院士专家推荐、个人自荐渠道申报参评,2022年、2023年申报参评人选为3533人、3762人。落实“向一线技能人才倾斜,兼顾不同所有制形式、不同规模能级、不同行业领域企业”的评选导向,两年评选出的1248名“成都工匠”中有一线技能人才1016人,来自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民营企业、外资合资企业的占比分别为70.6%、24.2%、3.5%。

  两年来,成都着力彰显“公平评审,多维考察”原则,以现场评判保障规则公平。鲜明“突出制造业领域和支柱产业,专家评审委员会全权负责评审,选出关键工艺工序技能标杆”的导向,在四川省人社厅、四川省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等单位的支持下,每年组建由两院院士专家和“大国工匠”领衔、涵盖70余名长期从事职业技能鉴定等工作资深专家的评审委员会。专家评审委员会分设各评审小组深入参评人员岗位,两年评选工作中累计到1812家企业开展现场评审,全覆盖5077名资格审查合格人选。两年评选出的1248名“成都工匠”中来自电子信息、装备制造、医药健康、新型材料、绿色食品等支柱产业一线岗位的有950人,占比达到76.1%。

  成都着力彰显“公正择优,亮明标尺”原则,以实干本领为标尺优中选强。坚持采取“量化评分为主,直接认定和定性认可为辅”的方式推进专家评审,两年评选中“量化评分”类型占专家评审总人数的99.38%。在专家评审委员会复核各评审小组“量化评分”排序的基础上,由成都市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划定“入选分数线”产生候选人,通过“直接认定”“定性认可”渠道分别对已获“四川工匠”“天府工匠”称号和“因从事稀缺小工种、新工种导致‘量化评分’得分偏低但实际技能水平高”的人选予以认定,两年评选出的1248名“成都工匠”中已取得中级及以上职称、技师及以上职业资格或相应职业技能等级的有1026人,其中吸纳了全国技术能手李大江、全国数控技能大赛决赛一等奖获得者李汶、24项实用新型专利获得者储周硕等一大批技能实操、技术创新尖兵。

  据了解,自2018年成都确立“成都工匠”培育五年计划以来,5年共评选出的3060名“成都工匠”中已取得中级及以上职称、技师及以上职业资格或相应职业技能等级的占比达到80.78%。

来源: 成都市总工会
【责任编辑:蒋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