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四川 > 信息 > 正文
202305/1010:39:38
新华网

成都邛崃打造社区商业与街区治理互促互进新范式

信息2023-05-10 10:39:38
字体:
分享到:

  刚刚过去的“五一”假期,成都邛崃文脉坊通过一系列创新活动再次“圈粉”,也让更多人通过文脉坊感受到了邛崃这座城市的温度与生活美学。

  近年来,为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提升社会治理效能,邛崃多维打造全民参与、复合共享的文脉坊社区商业场景,探索形成以治理保障发展、以发展激发活力、以活力赋能治理的工作闭环,推动社区商业与街区治理互促互进,营造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

文脉坊

  党建引领,以高效能治理保障社区发展

  针对原文脉坊片区街面破败、形态混乱、业态凋零等问题,邛崃市聚焦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充分发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优势,抓实片区建设、管理、运营全流程,为社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为依靠群众、发动群众有力推进项目拆迁工作,邛崃市创新“五个一线”工作法,推动党支部在项目一线建立、党员在项目一线聚集、民心在项目一线凝聚、共识在项目一线达成、群众在项目一线活跃。搭建党员包片联户、党组织定期议事、群众广泛参与、社会共同监督的良好机制,“一户一票”选举党员群众组成居民自治改造委员会。在计划时间内,720余户居民、100余户商户和5家驻区单位全部完成签约,腾退房屋面积约2.2万平方米。

  建立区域联动机制,由项目所在文君街道党工委协调各方,联合社区党委、商圈党委和网格党支部成立综合党委,设立文脉坊商圈党群服务中心,升级“酒业梦工场”阵地职能,在重点商铺设立“红色驿站”6个,着力优化街区营商环境,精准服务商户游客居民。招引12名专业人才组建“文脉·楼小助”红色速办服务队伍,定点定时下沉汉文化体验区、休闲娱乐区、流量餐饮区等7个商业主题分区,分类提供党群建设、惠商政策等11大类39项服务,今年以来,已收集解决商户证照办理、装修申请等问题诉求20余条。

  精准精细深化党建引领社区“微网实格”,将文脉坊街区划为专属网格,选优配强1名微网格长和3名微网格员,实施网格党建“七个一”活动,以上报事件逐级受理、分类处置、全程跟踪、及时反馈为主线,构建线上线下协同,村(社区)、镇(街道)、市三级联动的“双线上报、三分两快”的问题高效处置运行体系,实现全流程快处快办。聚焦企业安全生产、街区环境治理、特殊人群关爱等重难点问题,开展“一月一主题”攻坚行动,引导市级相关部门力量下沉文脉坊街区网格。今年以来,已通过线上收集社情民意104条,线下收集解决矛盾问题560个。

  古城新生,以高质量发展激发社区活力

  邛崃市结合未来公园社区建设,以文脉传承、有机更新、场景塑造和服务居民为重点,通过打造功能布局均衡、产业特色鲜明的社区商业场景,进一步聚人、引流、生财,实现“人城境业”融合共生。

  据悉,该市主动适配居民对邻里交流活动空间的需求,在“一街四巷连七坊、三社六馆重九院”古城肌理上,实施“众创新生”社区微更新行动,“小尺度、针灸式”改造老旧院落50余个,建成小游园微绿地40余个,整治街巷立面7.2万平方米,打造段公馆、新山书屋、酒业梦工场等特色鲜明的社区美空间点位3处;布局青年人才之家、文化惠民驿站、创客空间等活动场所,结合“蓉漂”计划和“周末磁场”,打造“文青”“创客”“匠人”专属街区,呈现一批居民常来爱去的“好邻”空间。

文脉坊新山书屋

  邛崃市聚焦“全龄、全时、全新”多元消费需求,以“大店国际范、小店临邛味”引导布局公馆酒店、文脉记忆、民宿休闲、临邛民俗等7个主题区域,大力发展首店经济,吸引知名品牌入驻,持续激发商业新活力;围绕“一刻钟便民生活服务圈”建设目标,把握社区商业发展新趋势,发布社区商业机会清单3期,促引居民喜爱的临邛特色、网红打卡店铺10余个。该市以购买服务、联建共建等方式促进社区商业与公共服务相融互促,在超市、广场等人流集中区域设置公共服务终端设备和系统,在新山书屋、美术馆、咖啡馆等共享文化活动场地,开放共享停车位1500余个、公厕5个、儿童游乐广场1处、文化休闲广场1处,确保居民、游客就近享受高品质公共服务。

段公馆

  邛崃市以社区文脉为根系,将城市记忆、文化基因、生活情景和商业空间有机融合,推出原创大型沉浸式演出《临邛汉卷》,开展“邛崃百姓故事汇”“文脉坊·潮流涂鸦大展暨时代童模全国巡回艺术展”“文脉坊商圈探店”等系列活动34次,增强居民、商户和游客的认同感、归属感和自豪感;实施“社区讲解员”育苗工程,邀请在地文化名人、老居民和网络大V等讲好社区故事、传承古城文脉,营造“人人懂社区,人人讲社区”的浓厚氛围;推广临邛味的“文脉市集”美食,落成酒业梦工场展现酿造体验、品鉴体验、文化体验塑造沉浸式场景,以社区商业发展赋能城市文化的外向度和感染力。

  多元共治,以高能级活力赋能社区治理

  邛崃市紧紧围绕人的需求和人的感受,将社区商业发展带来的资源、技术和人才等红利转化为治理动力,进一步丰富治理主体、拓宽参与渠道,激发居民参与积极性,用社区活力为社区治理合力赋能。

文脉坊戏台

  邛崃市依托社区商业发展带来多元主体入驻片区优势,通过“党委引导+联盟统筹+商居自治”模式组建商居联盟,构建社区党委主导、商居联盟协调、物业公司服务、多元主体共治的“1+1+1+N”街区治理架构。商居联盟吸纳100余家街区商户代表、20余名居民代表加盟,由社区党委定期召开“文商汇”商居自治会议,以共创的方式解决街区议题。“文商汇”举办3期以来,经过代表提议、社区走访、资源链接等相关流程后,落实了居民呼声高的创办公益文创集市、开放共享便民服务空间和设备、提高物业公司服务能力和工作范围的相关议题,协调解决街区绿化、秩序维护等问题29件,有效强化了街区治理的内生动力,初步形成“居民得实惠、商家赚口碑”的双赢局面。

  聚焦传统社区治理中居民参与能力不足、方法不多、渠道不畅等实际问题,邛崃市实施“温暖崃邻”社区营造活动,发动在地商户、社会组织等专业机构开展“三认三结”活动,主动认承诺事项、责任区域、先锋岗位,结爱心对子、就业对子、健康对子,“以心换新”推动快递员、外卖员等新就业群体融入社区发展治理。通过资源链接、技术支持的形式提升居民参与能力,指导和支持社区居民根据兴趣爱好、特色专长等地缘、趣缘、业缘、学缘组建社区自组织8个;通过成立社区微基金有效提升商家参与治理的能力和途径,社区利用微基金内的资金开展公益活动聚集人气,实现多主体的互惠互利。目前,社区微基金已获得商家和驻区单位捐赠1万余元,支持开展书法绘画展演、音乐共享会等公益活动6次。

文君街道铁花社区积分共享公共空间

  邛崃市为增强社区原住民、新居民的主人翁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依托全市“四分三单三激励”全域全员积分体系,街区构建完善“1+3”积分体系,建立以党组织为核心,党员、商家、居民三类主体共同参与的积分治理体系;依据四类主体治理定位和属性特征,分类制定正面清单、负面清单、禁止清单“三张清单”,完善服务兑换、评先评优、积分捐赠“三种激励方式”。目前,已联动67家商户签约合作,以积分兑换服务、优惠券等方式丰富兑换场景;居民也通过参与公益活动等方式累计积分1200余分,在各个场景换取服务消耗积分800余分。据介绍,积分制有效加强了社区、党员、居民与在地商户合作与互动,进一步激活了多元力量参与街区共治的积极性。

来源: 中共邛崃市委城乡社区发展治理委员会
【责任编辑:徐梦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