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科技创新资源推介活动现场
5月26-30日,2023中关村论坛展览(科博会)在北京开幕,一批前沿科技成果、炫酷“黑科技”扎堆“上新”,来自成都的科创型企业与“成都造”也在这个面向全球举行的科技创新交流合作的平台上集中亮相,展示出创新成都的科创活力。
步入本届科博会的成都展馆,大熊猫、公园城市等外部装饰元素十分醒目。据了解,展示区围绕成都创新发展环境、战略科技力量、“成都造”国之重器、原创科技成果、科技创新生态等方面系统展示成都市科技创新成效。
“蓉宝”机器人“玩转”科博会
“成都造”科技创新产品齐亮相
据悉,这次从成都“出发”去北京参展的这批科技产品涵盖了制造、生活、农业、交通等多个领域。
成都展示区内,带有应急功能的服务机器人“大运蓉宝”吸引了现场科技爱好者的广泛关注。据了解,“大运蓉宝”机器人可提供公共场所应急服务、应急抢救云端指导、人脸识别、测温、多语言翻译、导航引领等服务功能,即将为成都大运会的比赛场馆、大运村、赛事酒店和开幕式及闭幕式提供应急服务功能和心脏除颤仪器(AED)递送、颁奖、问询、翻译、引领等综合式服务。
“基于高精度的自主导航避障技术,‘蓉宝’可以自由穿梭在大运会场。”来自成都睿乐达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的马学思介绍,“大运蓉宝”机器人集AED递送、GPT的问答服务接入、互联网的远程呼叫服务、信息播报与展示及服务机器人的自主导航避障、自主充电等自主运行功能于一身。
除了可爱的“大运蓉宝”机器人,将用在成都大运会里的另一个“黑科技”也走上本届科博会。“有光就有电,神奇的碲化镉玻璃可以让建筑成为发电厂。”成都中建材光电材料有限公司的BIPV市场部业务经理骆鸣江给展示区内观众介绍玻璃的发电原理。这个由成都科技企业自主研发生产的碲化镉发电玻璃,是一种新型绿色能源建筑材料,产品发电效能高、损失小,颜色、透光度、尺寸形状可定制,适用于多种复杂环境且低碳、安全、环保、可回收。
展示区内还有入选过国家“十三五”科技创新成就展的PSA5000A矢量信号分析仪。“这款设备最大分析带宽可高达1.2GHz,最大实时分析带宽为600MHz,可满足航空航天、无线通信、雷达等领域的需要。”成都玖锦科技有限公司科技发展部助理徐云龙介绍道。
跨越千里来参展
成都科技企业代表收获满满
在本次科博会期间,成都市科学技术局主办了“创新引领城市未来,合作共享发展机遇”成都创新资源推介活动。当下,成都正加快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进一步释放城市创新机遇,也成为科创企业加快发展的沃土。
谈及此次来到这个面向全球科技创新交流合作的国家级科技成果展示平台,徐云龙倍感荣幸。“在这里可以和全球顶尖的科学家、领军的企业家和新锐的创业者互相交流和学习。”徐云龙表示,此次2023中关村论坛的全球性、综合性和开放性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
“作为一家科技型企业,我们认为企业是推动科技发展、创新的主体,提高技术原始创新能力,推出更好的产品,对企业的长期发展至关重要。”通过参展的契机,徐云龙也进一步认识到企业的创新主体作用。
在科博会现场的几天,马学思除了与行业内的领军企业和专业人士进行交流,发现潜在的合作机会和商业合作伙伴,还通过参加各种研讨会、论坛和专题演讲,深入了解机器人行业最新趋势和前沿技术。
“这种学习和洞察力有助于企业把握市场动态,调整战略方向,并为未来的创新提供启发和指导。”他认为,参与此次科博会给来自成都的科技创新型企业带来广泛的机遇和收获,将加快助力企业创新发展。
“能够参与到本次科博会,代表了主办方对我们科技创新成果的肯定,也给予了我们在科技创新之路上更高的期待。”骆鸣江说道,在参展过程中,他和团队深入了解了全国不同地区的科技创新力量,将在下一步加大科研投入,产出更多更好的科技创新成果,进一步为实现“双碳”目标贡献“成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