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四川 > 信息 > 正文
202305/3019:12:03
新华网

以农民增收为关键点 凉山州西昌市绘就乡村振兴美丽画卷

信息2023-05-30 19:12:03
字体:
分享到:

  5月24日至30日,“我在帮扶一线建新功”采风活动在凉山州举行。采风活动分四条线路,走近帮扶干部,讲述凉山乡村振兴的故事,见证凉山新变化、展现凉山新形象。

  据了解,近年来,凉山州西昌市委、市政府全力聚焦“国际生态田园历史文化名城”战略目标,坚持以乡村振兴为总抓手,以产业发展为主战场,以农民增收为关键点,以改革创新为驱动力,着力推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增收致富。采风团走进西昌市樟木箐镇斯阿祖村、川兴镇赵家村、佑君镇马厂村等点位,深入了解当地发展情况。

  西昌市樟木箐镇斯阿祖村深挖区位优势、产业优势和资源优势,以党建促乡村振兴为着力点,全面制定了乡村振兴、城乡融合、基层治理“三项全能”发展计划。

  斯阿祖村培育中华蜂120箱、林下魔芋种植40亩,并借助斯阿祖村紧邻樟木箐镇“茅坡樱红”的人气优势,抓住西昌市创建“万亩水果基地”的契机,因地制宜提出在斯阿祖村发展黄桃产业,黄桃种植面积达到755.8亩,于2021年实现初挂果,亩产量4000斤,实现经济效益50万元,为村民致富增收夯实了基础。

  同时,成立由驻村第一书记、村支部书记任组长,村支部副书记、村委会副主任为副组长,组长、网格员、安全员为成员的村级平安乡村领导小组,通过“清单+责任”的方式细化任务分工、层层分解责任,签订责任书,并通过“十户联保”的方式把改善民生、推动发展、促进和谐作为主要任务,实现管理模式由被动变为主动。依托樟木箐镇政法委员、派出所、司法所、网格员等力量组建村治安联防队、“村警”“德古”调解员、平安志愿者、信息员、保安等群防群治力量,常态化开展群防群治工作,特别对重点人群、重点区域、重要环节进行重点管控。

  西昌市川兴镇赵家村积极探索乡村振兴有效路径,大力发展集体经济成立冷链物流项目,村集体经济从无到有,2年内实现30万元收益。

  据了解,赵家村打造村委活动阵地、优化村班子队伍、补齐基础设施短板、提升基层治理水平,积极融入西昌建设国际生态田园历史文化名城。全村共种植3000余亩葡萄(克伦森),年丰收约2100万斤,市值1亿元左右。2022年赵家村人均纯收入20000元以上。此外,赵家村还以和美乡村建设——阳关半岛项目为指引,陈家大院为依托,赵家村为辐射村中心,形成“生态田园旅游”发展模式。

  西昌市佑君镇马厂村坚持党建引领、党员带头、群众参与,组织全村50余名党员入户宣传蔬菜育苗基地建设项目,吸纳91户村民入股资金200余万元;与西昌市委组织部、佑君镇党委协调争取扶持资金110万元;邀请西昌学院农业技术团队实地考察、提供规划指导和技术支持;积极洽谈,成功引进中农集团控股四川农资有限公司投入资金350万元;创新运用参与式清单化管理工作法,建立股东权益和责任清单、集体收益使用清单、一般群众权益清单、群众参与决策事项清单、重大事项公开清单、党员督查清单等7张清单,维护群众权利,接受群众监督,充分调动村民全流程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充分保障村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据了解,下一步,马厂村将探索“村校融合”发展理念,力争走出一条“集体主导、全民参与、科技支撑、企业赋能、政府推动”的特色产业振兴之路,助推乡村振兴。

来源: 凉山州委宣传部
【责任编辑:徐梦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