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濛文旅走廊建设正式启动
6月20日,“丰饶原野 诗意清濛——纪念艾芜诞辰119周年读书会暨清濛文旅走廊发布仪式”在成都市新都区清流镇举行。
仪式上,成都新都区清流镇和成都彭州市濛阳街道共同签署共建清濛文旅走廊合作协议,标志着两地共建、资源共享、多元合作的毗邻区开放合作模式的正式开启。
立足两地资源禀赋 探索毗邻区多元合作模式
据悉,1904年出生于清流镇翠云村的艾芜,原名汤道耕,从20世纪30年代登上文坛伊始,一生笔耕不辍,成为现当代中国文学标杆式作家之一。
新都区委常委、宣传部长文静在致辞中表示,在艾芜的故乡清流镇和少年时代的生活过的濛阳街道,创新性启动清濛文旅走廊多元共建,正是立足两地资源禀赋和共同的发展构想,从思想和行动上赓续传承艾芜先生深切的家国情怀和对故土浓郁而深沉的爱恋。
签约仪式现场,除了以乡村振兴为背景的清濛文旅走廊的打造,两地还深入地在毗邻区党建联盟、社会治理、项目招商、村规民约上展开了系列合作和探索。
新都区委组织部副部长、社治委常务副主任杨斌现场发布十大毗邻党建项目清单;新都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文静向与会专家学者颁发清流镇社区文化顾问聘书;清流镇党委书记曾德雷、濛阳街道党工委书记叶尚海签订清濛文旅走廊合作共建框架协议,翠云村、白土河村党委书记签订毗邻村党建共建项目;清流镇党委副书记、镇长陈斌发布清濛片区投资机会清单。
打破行政区划 共建清濛文旅走廊
仪式上还发布了清濛文旅走廊规划,与会嘉宾上台共同启动清濛文旅走廊建设。
在规划中,两地将充分利用田园、林盘、泉水、河流、文化遗存和建筑等构建包括多元乡居、乡野消费、自然康养、生态产业、乡土文教、在地乡创在内的10大新文旅消费新场景,发展乡村市集、乡村民宿、特色餐饮、乡村文化体验馆等空间场景,创造田野餐厅,艾芜书屋、文化驿站、房车营地、文博考古等乡村场景的消费体验。
同时,将通过项目实施,共同呈现“三三合一”的公园城市的乡村表达,即生产、生活、生态三生合一;老村民回家,新村民回流,城市游客回归——三回合一;社区、景区、园区——三区合一。
签约仪式现场
筹智聚力 清濛乡贤共商共谋文旅走廊
签约仪式后,新都区委组织部、新都区社治委、新都区投促局、新都区文体旅局、新都区清流镇、彭州市濛阳街道、清流濛阳乡贤代表40人、意向社会投资方、川大规划设计团队等在清流镇智慧农业中心开展了讨论,为清濛文化走廊筹智筹力。
活动中,新都区委社治委为川大规划设计团队授予社区设计顾问聘书;新都区委组织部为清流镇乡贤筹备委员会授牌;清流镇相关领导为乡贤授牌。川大规划设计团队介绍清濛文旅走廊规划初稿,与会者就两地发展规划、经济建设、文化传承进行了讨论。
丰饶的盛夏 清流濛阳诚邀你来体验
据介绍,作为清濛文旅走廊打造的组成部分,清流镇将同步开展为期2个月的“泉水梨采摘”“赏荷消夏”“泉水虾啤酒节”“消夏露营节”“泉水游泳”等特色节日活动,濛阳也为广大游客准备了种业博览会、“啤酒消夏节”等活动。
活动期间,新都区还将依托优良的生态环境及深厚的人文底蕴,整合镇域川西林盘、绿道、梨花、艾芜文化、天然泉水等特有的乡村空间、人文资源,举办“诗歌朗诵会”“田野音乐会”等文化体验活动,进一步丰富“幸福新都 美在香城”系列文化活动内涵,为市民带来更多更丰富的体验。
同时,为方便市民们到清流消夏畅玩,清流镇还重点介绍了极具乡村特色的大书房、简单味道、星空营地等精品美食林盘点位。此外,濛阳街道正在打造国家3A级旅游景区天府蔬香博览园,园内包含蔬乡清韵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基地、萱草花园、天府蔬香绿乐园、人民雅集、原舍蔬香民宿等14个点位。
清流镇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紧扣高质量发展主题,依托“泉印心都”“泉映梨花”3A级景区、“百泉荷月”等林盘场景,串珠成链构建“泉水书香八段锦”农商文旅大环线,实现生态价值转化。同时,将紧盯春节、中秋、国庆等旅游消费旺季,举办“采摘节”“泉水丰收节”“龙虾节”等特色节会,持续推介城市机会清单、农商文旅体消费点位等,努力描绘“清流四季百景图”,奋力建设“艾芜故里、诗意清流”。
此外,清流镇还制定了《清流镇全域品牌营销推广方案》,制定八个项目的城市品牌创意内容规划和三个方面的城市品牌传播规划,正在系统构建“艾芜故里、诗意清流一级品牌-农旅领域二级品牌-产业项目三级品牌”的本土品牌体系,助推“艾芜故里、诗意清流”大品牌带动子品牌全线营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