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掩映,暖风轻拂,4月,凉山州甘洛县斯觉镇格布村迎来了四川大学第24届研究生支教团甘洛分团的老师们。老师们在做家访的同时,用相机为村民们拍摄全家福。随着快门清脆的“咔嚓、咔嚓”声,村民们幸福的笑容定格在相机中。
这是四川大学研究生支教团甘洛分团来到甘洛工作的一个片段,也是一场关于责任担当、理想信念、乡村振兴的十年青春接力中小小的一环。
从这个片段出发回顾整个十年,会发现十年间71名支教老师们的青春与汗水已取得丰硕成果:累计完成6万余课时的教学任务,覆盖彝族学生超过8000人次;在中小学以及街道社区开展“彩虹知语堂”“七彩假期”“彝新风”移风易俗等第二课堂活动百余次,共计800余课时,覆盖学生9600余人次;连续六年开展“雏鹰成长计划”教育帮扶公益活动,覆盖学生360余人次;开展家访活动70余次;持续开展“索玛花儿”“玛薇”等乡村振兴助学计划,资助学生共计600余名,发放助学款累计90余万元;积极联系社会力量,捐赠暖冬物资、教育基础用具、捐建基础设施累计折合190余万元……
十年,聚萤成光,这场青春接力还将继续。
诠释担当:将温暖与爱传下去
对于四川大学第23届研究生支教团甘洛分团成员王钰清来说,体会到这场接力的意义是从一碗面开始的。
2021年,王钰清和支教团的团员们到甘洛县城里取给孩子们办活动要用的物资。中午,他们来到一家面馆吃完面结账时却被告知,邻桌人因为看到了团员们衣服上“四川大学研究生支教团”的字样,已经默默把账结过了。
“我体会到了传承的力量。萍水相逢的两个人请我们吃的一碗面,不仅是对于我们几个人的认可,也是对先前的支教队伍付出的肯定。我们第23届支教团是替前辈们收下了这份善意,而我们也要将这份善意好好地传承、发扬下去。”王钰清说。
十年来,各届支教团接续奋斗,不断探索教学方式,所教班级平均成绩多次位于年级前列。
“川大梦想班”成立。
为了让学生接触到更加丰富的学习资源、提升服务地教育水平,2016年,四川大学研究生支教团甘洛分团向对口学校捐赠教学用平板电脑100台,搭建教学交互式平台,开展信息化教学培训,鼓励学生开展个性化学习、强化自主学习能力。
为充分调动学生热情、提升其综合素质,培养服务地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及潜质,四川大学研究生支教团甘洛分团采用“综合素质+学科提升”的方式,组织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开展了七彩甘洛暑期志愿服务活动、推广普通话、禁毒防艾等第二课堂活动250余场次。
2017年2月,第一届“川大梦想班”在甘洛县职业技术学校正式成立。由支教团成员担任该班班主任及文化课教师,针对学生情况因材施教。“川大梦想班”的同学通过高考,均已进入大专及以上院校就读。
点亮心灯:将理想信念带进来
“老师不仅要教授知识,还要做好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行为习惯的教育和人生理想的教育”,这是历届支教团成员的共识。在支教过程中,支教团成员们身体力行,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影响下一代青年,为他们点亮心灯。
夏婉婷是四川大学第24届研究生支教团甘洛分团成员,担任高二数学老师。对于不少学生来说,数学是课程难度相对较大的学科,但夏婉婷从未考虑过放弃班上的任何一个学生。
对于一些害羞不敢提问的同学,夏婉婷在批改试卷时会写下鼓励的话语:“有进步,但这里的计算问题,课间来找我单独给你讲。”;对于一些基础较好但不够细心的同学,夏婉婷会鼓励他们上讲台讲解自己的解题思路,让大家一起找漏洞。课堂氛围也就此活跃起来,大家对数学的恐惧和排斥也逐渐减弱。
同学们给夏婉婷写的信。
学生们曾给夏婉婷写过一次信。她印象最深的是自己科代表信中的一句话:“在这最无能为力的科目里,遇见了我最不好辜负的老师。”
“我从未想过自己能对别人产生如此大的影响。”夏婉婷说,“付出一颗真心,换来了很多很多颗真心,这是我一辈子都不会忘记的经历。”
为了让甘洛学子增长人生阅历,树立远大理想,四川大学研究生支教团甘洛分团还积极引导学生参与“雏鹰成长计划”——凉山学子访学活动。该活动自2007年由四川大学研究生支教团发起,包括奖助学金评选、访学体验等活动。2017年,四川大学团委联合四川大学教育基金会、甘洛县教育体育和科学技术局进一步整合资源,丰富完善项目内容。项目围绕高校交流、历史人文、城市特色、寓教于乐等多类型主题,通过组织访学体验行的形式,希望在学生们心中播下一颗梦想的种子,激发努力学习的内生动力。
2022年“雏鹰成长计划”夏令营。
截至目前,“雏鹰成长计划”已连续开展六年,覆盖甘洛县中小学生人数360人次。参与访学的学子都在后续学习中取得了优异成绩,2019年的雏鹰学子木乃约热在高考中更是取得了681分的好成绩。
并肩同行:为乡村振兴添动力
在学校以外,四川大学研究生支教团甘洛分团还加入到更大的关于“乡村振兴”的接力中。
2021年10月12日—17日,四川大学、甘洛县商务局、四川大学研究生支教团甘洛分团联合发起“大川汇爱 消费有情 多方联动 共富甘洛”——四川大学帮扶农产品线上展销会活动。支教团成员深入服务地基层,以网络直播的形式进行了多场农特产专场直播售卖帮扶活动,在近一周的直播带货中,支教团成员累计开展了10余场直播带货活动,活动在线观看量达6000余人次,协助商家直播销售近40余万元的农特产品。
为了促进甘洛县农产品与市场需求有效对接、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四川大学研究生支教团甘洛分团多次联合学校学生志愿服务队,依托“e帮扶”平台,举办了采购节销售活动,面向社会各界多维度立体展示当地农特产,为甘洛县的农产品搭建展销平台,帮助当地农特产品变商品,收成变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