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四川 > 信息 > 正文
202308/0714:39:50
新华网

四川宣汉:“三三工作法”让农民工党员“有家”又“有为”

信息2023-08-07 14:39:50
字体:
分享到:

  近年来,达州市宣汉县为有效破解农民工党员去向掌握难、联系管理难、作用发挥难等问题,创新实施“三大工程”、开展“三大活动”、推行“三大计划”,着力织密服务管理体系、搭好教育培训平台、夯实要素保障基础,切实增强农民工党员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实施“三大工程”,筑牢党建引领根基

  宣汉县实施“堡垒”工程,推行发展党员“三考”模式,成立37个青年人才党支部,通过采取“原籍吸纳、接续培育、双向考察、两地公示”办法,专项发展农民工党员4500余人。同时,依托流动党员党组织、商会和支乡联谊会等建立农民工党员活动阵地,不断完善农民工党员服务管理体系。实施“归队”工程,流入地和流出地党组织采取上门走访、电话联系、网络交流等方式,常态摸排农民工党员底数,实时更新农民工党员台账。通过建立“双向对账”机制,精准掌握所在区域农民工党员情况,切实做到外出流向、从业情况、返乡意愿、任职愿望等底数清、情况明。实施“铸魂”工程,探索多形式多渠道多类型的学习载体,搭建“宣汉先锋”党员教育宣传矩阵,利用“宣汉先锋”微信公众号、视频号、电视专栏,推送党员教育信息136篇,发布短视频8个,播放电视节目10期,打造党员教育培训“指间微课堂”,覆盖农民工党员人数显著提升。

  开展“三大活动”,激发实干担当劲头

  据了解,宣汉县积极开展“暖心关爱”活动,利用传统节日农民工党员返乡、赴农民工党员务工地慰问契机,通过召开座谈会、发放慰问金等多种方式,以乡情、乡愁为纽带,建立线上线下常态联络机制。2022年以来,宣汉召开座谈会460余场,慰问党员2400余人次,收集意见建议3500余条。

  同时,宣汉积极开展“服务便民”活动,组建医疗、教育、日常生活等志愿服务队,常态开展留守儿童、留守老人、留守妇女关心关爱活动,解决外出务工党员后顾之忧。依托驻外流动党员党组织建立就业信息对接、务工便利服务、普法维权救助“三大平台”,切实增强农民工党员对组织的认同感、归属感。

  此外,宣汉还开展“激励保障”活动,积极推荐政治素质好、参政议事能力强、有突出贡献的优秀农民工党员担任各级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140余人,选树“优秀共产党员”等先进典型42人,切实营造尊重和关爱农民工党员浓厚氛围,不断提升农民工党员成就感和荣誉感。

  推行“三大计划”,搭建干事创业平台

  “三大计划”包括推行“稳定就业扶持”计划、“助力家乡发展”计划、“村级能人孵化”计划。据介绍,宣汉县通过举办系列招聘会等方式,常态化收集企业招工用工信息,提供就业岗位7800余个,达成就业意向350余人,帮助农民工党员及时就业。同时,扎实开展“春风行动”,组织返岗专车、专列(厢)、专机40次以上,逐步实现就业有支持、用工有保障、满意有提升。

  在“助力家乡发展”计划方面,宣汉搭建招商引资、招财引智、招贤引能“三大平台”,因地制宜包装特色“一村一项目”,支持农民工党员带着资金和技术领办、创办、入股,共引导优秀农民工党员投资“一村一项目”48个,援建家乡路网、水渠、路灯等基础设施300余处,带动5万余名老乡增收致富。

  为推动“村级能人孵化”,宣汉县采取乡村推荐,县级备案程序,将政治素质好、致富带富能力强、群众认可度高的优秀返乡农民工党员纳入“村级后备力量培养计划”和“乡村振兴骨干队伍递进培养计划”,并通过换届等契机从优秀返乡农民工党员中选拔村(社区)党组织班子成员480余人,其中36人担任村(社区)党组织书记。(胡年华、张伦华)

来源: 宣汉县委宣传部
【责任编辑:徐梦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