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四川 > 信息 > 正文
202308/1714:29:23
新华网

名县新气象丨兰宏彬:构建全域旅游新格局 宜宾市翠屏区打造长江上游国际休闲旅游目的地

信息2023-08-17 14:29:23
字体:
分享到:

  第四批天府旅游名县拥有“金字招牌”一年来,有哪些新变化、新亮点、新成效?2023年“天府旅游名县巡礼”集中采访宣传活动期间,宜宾市翠屏区委书记兰宏彬接受采访,讲述该区如何紧盯建成长江上游国际休闲旅游目的地发展目标,加速构建“1+3+5”的全域旅游新格局,擦亮天府旅游名县“金字招牌”。

  宜宾市翠屏区委书记兰宏彬接受媒体采访。

  问:宜宾市翠屏区获评第四批天府旅游名县以来,采取了哪些举措持续推进文旅产业快速发展?

 答:获评第四批天府旅游名县以来,翠屏始终保持创建天府旅游名县的干劲、拼劲、韧劲,以不变的决心、不变的标准、不变的力度持续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为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贡献更大力量。

  一是始终坚持生态优先改善文旅环境。实施三江六岸生态治理、中心城区雨污分流等生态保护项目,全域推进生态廊道、生态公园建设,全力守护好乡村、城市、景区生态环境,以优质生态推动文旅产业永续发展,构建“望得见青山、看得见绿水、记得住乡愁”的翠屏文旅标识。

  二是始终坚持业态融合升级文旅场景。以每年1亿元旅游专项发展基金为支点,撬动文旅产业与农业、工业业态融合升级发展,打造百里翠竹风景廊道、百里茶旅廊道等乡村旅游精品线路,推动李庄月亮田景区、冠英街等旅游集聚区打造沉浸式体验新空间,推动翠屏服务业补短提质,汇集赶超进位动力。

  三是始终坚持文态赋能塑造文旅品牌。以2023年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发展大会为契机,谋划实施16个品牌提升项目、总投资40.39亿元,推进白酒文化圣地、五粮液古窖池等保护建设,传承保护李庄古镇、僰道历史文化街区等老街、老巷、老砖、老瓦、老手艺,打造《少年英雄小哪吒》等特色文化载体,不断擦亮“江之头、酒之源、僰之道”三大文旅特色品牌。

  问:在文化保护传承发展等方面宜宾市翠屏区做了哪些工作?

 答:宜宾市翠屏区拥有2200年建城史、3000年种茶史、4000年酿酒史,现有国家级、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8处、不可移动文物799处,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28项,古建文物资源富集。

  翠屏区一方面以最严格的标准保护古建文物。高标准编制历史文化街区和李庄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规划,实施大观楼、同济大学西迁旧址、五粮液老窖池遗址等26个修缮升级项目,建成李庄文化抗战博物馆、中国营造学社陈列馆。同时,翠屏始终秉承“老砖老瓦老手艺、匠人匠心匠精神”,常态化、制度化推动非遗传承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建成“五粮液酿造”“思坡醋非遗工坊”等7家非遗项目体验基地、工坊,推动李庄白肉传统制作技艺等5个项目入选省级非遗项目名录,非遗研学“川茶飘香”获批四川省非遗与旅游融合示范案例。

  此外,翠屏始终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围绕大观楼、冠英街民居、月亮田等古建遗迹打造核心商圈,成届制举办十月文学奖颁奖等系列活动,重点打造僰道历史文化街区“一楼、一街、十二古迹”,实现文化价值、研究价值、经济价值相统一。

  问:下一步,宜宾市翠屏区如何依托天府旅游名县金字招牌,加快建设长江上游国际休闲文化旅游目的地?

 答:下一步,翠屏将紧盯一个核心,乘势而上打造高能级文旅。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传承发展为核心,全面推进冠英古街二期、僰道旅游休闲街区等重点文旅项目建设,全力争创国家级历史文化街区、旅游休闲街区等文旅品牌,做大做强“长江首城”“中国酒都”两大文化地标,提升翠屏城市文旅能级。

  同时,深入挖掘“一曼故里、人文李庄、醉美翠屏”品牌价值,翠屏将以赵一曼故居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为载体,持续推进赵一曼故居二期项目建设,打造“一曼故里”全国红色美丽乡村和中国美丽休闲乡村。以李庄古镇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为依托,完善李庄古镇月亮田景区业态布局。招引一批有文化、有特色的文旅业态加快推进五粮液门户区文旅综合体和501古窖池中国白酒文化圣地等项目建设,全面丰富“醉美翠屏”的深刻内涵。

  翠屏也将深入推进“文旅+”“+文旅”多元融合,集点、连线、汇面打造中心城区休闲旅游、三江新区产教融合、宜长兴城乡融合、金秋湖茶旅融合、G247农旅融合五大融合发展示范片,实现区域资源有机整合、产业融合发展、社会共建共享,以文化旅游业带动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来源: 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
【责任编辑:蒋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