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四川 > 信息 > 正文
202308/2814:11:07
新华网

名县新气象|李玉甫:持续点亮红色、擦亮绿色、凸显特色

信息2023-08-28 14:11:07
字体:
分享到:

2023年“天府旅游名县巡礼”集中采访宣传活动期间,巴中市通江县委书记李玉甫接受采访,讲述该县一年来的文旅新变化,以及该县如何以文旅经济为引擎,进一步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问:四川省第十二次党代会召开以来,四川省委、省政府对文旅工作擘画了宏伟蓝图,那么通江县是如何贯彻落实四川省委、省政府提出的文化强省、旅游强省战略部署?

答:通江坚持以文旅品质供给、品尚引领、品味生活及创建国际一流消费环境的“三品一创”消费提质扩容工程为靶向,以“资源转化、景区赋能、三产融合”为路径,持续点亮红色、擦亮绿色、凸显特色,推动三产高质量融合发展,为四川文旅名扬天下、享誉全球贡献通江力量。

同时,坚持“把产业做到极致就是旅游”的理念,大力推行“旅游+”模式,聚焦正在打造的新能源新材料、通江银耳两个百亿级产业集群,推动“工业+旅游”融合发展。围绕白石寺红色文旅特色小镇、南教城森林康养中心、高明湖夜间经济带三大文旅消费拳头产品,辐射带动通江银耳、青峪猪、富硒茶等农产品消费,着力推动单一旅游向工旅、农旅、产旅跨界融合。

此外,坚持以“三个不投”为底线(即无商业逻辑的不投、不改变旅游格局的不投、超能力范围的不投),整合县域旅游资源,采取“国有企业建基础、投项目、出资产,社会资本投业态、抓运营、注资金”的模式,增强文旅发展投资有效性。目前,我们通过引进西安旅游集团、四川能投集团等头部企业,成立了产投、旅投公司,以县域文旅市场为骨干支撑,对王坪、诺水河等9个A级景区、13个游客服务中心、8个特色旅游驿站、7家中高端酒店、417家宾馆民宿进行全面提质,形成了全域共建、共享、共富的文旅发展格局。

问:2022年,通江县成功创建天府旅游名县。一年过去了,通江县文旅有哪些新变化?

答:通江始终坚持“突出主客共享、彰显独特魅力”的文旅发展理念,不断提升经济、社会、品牌三大效益,着力展现“老区味、生态韵、通江范”。

结合巴中市委、市政府“双年行动”部署安排,新增储备文旅项目24个,总投资34亿元。成功打造高明湖夜间经济带、白石寺红色文旅特色小镇,累计吸引游客100余万人次、综合收入4亿元。开展文旅从业人员培训18期,累计参训2万余人次,带动1000余人就业创业。

围绕“度假胜地·红色通江”品牌定位,深入探秘通江银耳前世今生,打造虚拟形象银耳仙子“雾露兮”和山之子“青冈”两大IP,创作大型5D“行浸式”剧目《银耳传奇》。成功举办第十一届巴人文化艺术节、首届川渝红色故事讲解员大赛、“安逸四川新体验”一起玩转网红打卡地暨通江文化和旅游消费季等文旅节事、消费促进活动30余次,赴北京、浙江等地举办文旅推介活动14场,通江文旅美誉度、知名度显著提升。

此外,通江聚焦丰富的红色资源,全力发展红色文化旅游,红四方面军总指挥部旧址纪念馆入选“国家红色基因库”“四川省十佳旅游景区”“最受消费者喜爱的3A景区”,川陕苏区纪念馆入选“四川省十佳旅游景区”“最受消费者喜爱的4A景区”。立足绿色生态本色,依托“中国气候养生之都”这张靓丽名片,在50余家知名平台同步上线“奇兵入川·铁血丹心”“天然氧吧·洞天福地”等3条精品线路,新增“银耳原乡·洞天福地”夏日清凉之旅全国精品线路,吸引八方游客纷至沓来。我们以银耳为媒、文化搭台,高规格举办中国·通江银耳产业发展大会暨第四届中国·通江银耳节,全面打响通江农旅融合靓丽品牌。同时,充分挖掘“三李”故居、千佛崖石窟、白乳溪石窟等古迹遗址资源,推出“国保巡礼”4期,全方位、多角度进行线上展播,让通江独有的历史文化在保护传承中更加绚烂。

问:通江在文旅经济、社会效益和品牌建设等方面成效显著。当前,全国文旅消费持续火热,通江将如何以文旅经济为引擎,进一步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答:通江立足“三品一创”消费提质扩容工程,对外开展文旅项目招引,对内优化营商环境,让文旅企业“静心、安心、舒心”发展。持续推进南教城森林康养中心、方山欢乐世界文旅科创空间等10个文旅项目建设,加快形成“大项目顶天立地、小项目铺天盖地”的发展格局,推动文旅产业提速增效、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同时,以创建天府旅游名镇、名村、名宿、名导等系列名牌为目标,进一步挖掘新亮点、催生新热点,持续擦亮天府旅游名县“金字招牌”。以川陕苏区王坪景区、通江县城两个极核为支撑,辐射带动唱歌石林、红四方面军总指挥部旧址纪念馆、高明湖夜间经济带等景区景点提档升级,开发高品质文旅体验及生态度假产品,加快创建全国红色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全国文化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不断增强通江文旅品牌竞争力。

通江还借力天府旅游名县联盟、川陕甘毗邻地区区域协作等交流平台,建立互助营销、协调联动等机制,实现多方资源共享、客源互推、发展共享。定期赴外开展“度假胜地 红色通江”宣传推广活动,围绕“一季一主题、一月一活动”,积极举办文旅消费、节庆赛事等活动,提档升级《巴风流韵》《银耳传奇》等精品文艺剧目,不断增强通江文旅吸引力、影响力。

来源: 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
【责任编辑:徐梦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