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四川 > 正文
2023 08/2910:18:37 来源: 四川日报

西部(成都)科学城迎来首座大学

2023-08-29 10:18:37    来源: 四川日报
字体:
分享到:

  秋风渐起,波光粼粼的兴隆湖畔,又迎新住客。

  8月26日,西部(成都)科学城迎来一件大事——中国科学院大学成都学院新校区正式投入使用。这标志着迁居科学城园区的中国科学院成都分院科教融合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这里,是中国科学院大学(简称“国科大”)最大的直属二级学院,也是学生人数最多、开设课程最多、学科最齐备的国科大京外科教融合学院。

  2018年5月,成都市与国科大、中国科学院成都分院三方签署协议,在天府新区共建“中国科学院大学成都学院”,打造新型科教创产融合发展联合体。

  5年后,规划图变为实景图,中国科学院大学成都学院崭新启航。

  中国科学院大学成都学院新校区

  ●位于西部(成都)科学城和成渝(兴隆湖)综合性科学中心核心地带

  ●占地260余亩,一期建筑面积8万平方米

  ●专业涵盖“数理化天地生”六大学科门类和研究领域

  首期规划设置

  光电学院

  人工智能学院

  生命健康学院

  资源与环境学院

  创新创业学院

  目前

  ●在学博士、硕士研究生2000余人(含联合培养)

  ●设博士后流动站6个、博士学位授权点25个

  ●学术型硕士学位授权点32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14个

  规划

  ●力争5年内办学条件

  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每年为社会输送毕业生1000余名

  大事记

  1978年

  ●国务院批准同意恢复组建中国科学院成都分院

  1979年

  ●分院开始招收培养研究生

  2003年11月

  ●中国科学院成都教育基地成立

  ●共培养博士2628名,硕士3874名

  2018年5月

  ●成都市、国科大、中国科学院成都分院签署协议

  ●在成都教育基地基础上共建“中国科学院大学成都学院”

  ●打造新型科教创产融合发展联合体

  2019年8月

  ●中国科学院大学成都学院项目在成都启动建设

  2023年8月26日

  ●新校区正式投用

  硬件之变

  设施完善,这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校园

  鹿溪河畔,5栋教学科研楼环抱着中央绿地,淡黄色的外墙活泼大气。屹立的钟楼、遍布校园的“UCAS”标识,偌大的校园里有着浓厚的国科大印记。

  校园占地260余亩,一期建筑面积8万平方米。宽敞明亮的实验室、教室、报告厅、阅览室一应俱全,塑胶运动场、食堂、停车场,在新校区汇聚。

  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所研究员、成都学院博士生导师胡凯衡难掩兴奋,如数家珍:科研有实验室、查文献有图书文献情报中心,山地所还布局了大规模山地灾害室内模拟厅……“条件的变化,用翻天覆地来形容一点也不夸张!”

  1978年,国务院批准同意恢复组建中国科学院成都分院。分院自此迎着科学的春天,焕发新生。

  第二年,分院开始招收培养研究生。中国科学院成都分院分党组书记、院长,国科大成都学院院长王嘉图说,系统内早期由于培养单位众多,缺乏统一集中管理,研究生的学习、科研和生活较为分散。

  2003年11月,中国科学院成都教育基地成立,依托中国科学院在成都、重庆的7家研究生培养单位,形成了完善的基地—研究所互动机制。

  也是在这一时期,胡凯衡踏入基地。在他印象中,原基地太“小”,没有校园文化,主要活动在研究所。“没有食堂,吃饭只能在周边‘打游击’;上学时的两三块篮球场,还改造成了停车场。”

  因为场地有限缺少授课条件,基地只能开设基础语言课,学生偶尔还得去隔壁的四川大学“蹭课”。几百个学生分属不同的研究所,没有像样的、集中的教学区,由于学生平时都在导师的项目组里,有些学生毕业时连研究所的人都认不全。

  艰苦的环境中,基地共培养博士2628名、硕士3874名,建设了部分优势学科。但要成为国家创新策源地和高端人才聚集地,还要扩大规模、提能升级。

  2018年,经过多方共同协商讨论,决定在成都教育基地的基础上建设中国科学院大学成都学院,整合中国科学院成都分院系统各单位资源,持续深化科教融合协同育人,打造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校园,为区域人才培养提供功能更为完善的载体。

  当年5月,成都市、国科大、中国科学院成都分院三方签署协议,在天府新区共建“中国科学院大学成都学院”,打造新型科教创产融合发展联合体。

  2019年8月,中国科学院大学成都学院项目启动建设。4年后,位于西部(成都)科学城和成渝(兴隆湖)综合性科学中心核心地带的新校区正式投入使用,与诸多国家战略力量比邻而居。

  教学之变

  学生在京集中学习半年后

  可提早回这里加入课题或项目组

  “这是一所将教育、科技、创新、产业融于一体的新型研究型学院。”王嘉图说。

  科教融合,即科学研究与教育教学一体化,科研与教学“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一直以来,国科大就与中国科学院直属研究机构在管理体制、师资队伍、培养体系、科研工作等方面高度融合。

  中国科学院成都分院副院长刘庆认为,成都学院采用“中国科学院大学(主校区)和成都学院集中课程教学,在系统单位科研实践”的分段式人才培养方案,加之“中国科学院成都分院+国科大成都学院”一体化的运行优势,事实上已经为科教融合奠定了基础。

  “老师做科研课题与学生学习相互促进,这种人才培养模式,才能真正达到科教融合。”刘庆告诉记者。

  过去,学生需在中国科学院大学本部(北京)完成为期一年的集中授课学习后,才能返回各自的研究所,参与团队科研;如今,在一体化园区的优势下,学生只需在京集中学习半年后,便可提早加入课题或项目组,增强动手能力,更快地进入科研角色。

  中国科学院成都分院副院长陈锋介绍,教师队伍由“成都分院系统单位+国科大+成都地区高校”组成,现已确认的任课教师总计140位。成都学院实行首席教授制,严把师资质量关。

  科教融合的全新探索,也为老师们提出了新的挑战。以往只用“手把手”带学生、做科研的教师,现在要承担面向更多学生的基础课程。“怎样将以往‘一对一’的教学,做得更基础,又把最前沿的研究成果带入基础教学,引导学生探索创新、拓宽知识面,都值得我们思考和改变。”胡凯衡说道。

  目前,成都学院设置了光电学院、人工智能学院、生命健康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和创新创业学院;共有在学博士、硕士研究生2000余人(含联合培养),设立博士后流动站6个,博士学位授权点25个;学术型硕士学位授权点32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14个。

  成都学院副院长董微说,过去基地缺少校园文化,学生们待在导师的课题组里,交流甚少。如今大家同聚在一个物理空间里,交流更便捷,也为学科的交叉融合提供了条件。

  格局之变

  这里是大学,更是兴隆湖畔引领未来的“智谷”

  成都学院新校区的投用,意味着西部(成都)科学城迎来首座大学。

  成都学院地处科学城的C位。学院周边,中国科学院成都分院系统各科研机构、天府兴隆湖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承担建设的大科学装置等,加上比邻而居的独角兽岛、天府海创园等组成的“科教融合创新生态圈”,将为学院人才引聚、重大科技创新、突破产业发展技术瓶颈,提供更广阔的可能性。

  这不由得让人想起太平洋对岸。得益于斯坦福大学及其产业园的建立,美国硅谷形成了科研单位与企业紧密结合的链条。如今的成都学院新校区,一万多名创新创业人才汇聚于此,中国科学院成都分院系统的科研单位集聚于此,独角兽岛、天府海创园比邻而居,几大要素汇聚,可以再造一个“硅谷”吗?

  “准确说是‘智谷’,因为我们要引领未来的发展。”胡凯衡告诉记者。

  当物理空间实现聚集后,更期待科学与教育、创新与产业之间的“化学反应”。王嘉图介绍,当前8万平方米的建筑面积,一半用作研究生培养,另一半是为引进中国科学院创新团队到四川发展提供载体。

  此外,成都学院还计划与周边高校研究院强强联合,扩大高校间的“朋友圈”。“我们计划与高新企业开展联合培养,与周边高校‘导师互聘、学分互认’。这些都是新尝试,目的就是让我们的学生成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材,让他们成为开辟新领域、新赛道的引领者和建设者。”董微告诉记者。

  “心系‘国家事’,肩扛‘国家责’。”除了以基础学科为主体,王嘉图还为成都学院明确了一个方向。“要在推进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上同时发力,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走深走实,为西部(成都)科学城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支撑,贡献中国科学院力量。”(记者 徐浩煊 徐莉莎)

【责任编辑:徐梦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