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1日,四川省水稻、玉米品种集中展示评价暨现场观摩总结会在乐山市五通桥区冠英镇稻姜现代农业园区举行。
在稻姜现代农业园区,参会人员对水稻、玉米新品种集中展示评价基地进行观摩,现场听取玉米、水稻新品种展示情况。随后举行的观摩总结会上,有关专家对参展的134个水稻新品种进行综合评价,其中有10个品种被评价为“好”,24个品种被评价为“较好”;对118个玉米新品种进行综合评价,其中有11个品种被评价为“好”,20个品种被评价为“较好”。
据了解,此次四川省水稻、玉米品种集中展示评价项目公开向社会征集水稻、玉米新品种共计252个。其中,水稻品种134个,玉米品种118个。征集范围为乐山市推广的近5年审定的(包括国家审定和四川省审定)适宜种植新品种、四川引种备案品种以及完成国家级和四川省生产试验的适宜四川平坝丘陵地区种植的新品种。这些新品种按照五通桥区生产季节适时播种,试验统一播种,统一管理。整个试验期间治虫不治病,不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并结合五通桥区实际,加强配套栽培技术研究,提出了良法良种配套技术措施,做到了良种良法同步展示推广。
“各个水稻、玉米品种的抗病性如何?”“结实率高不高?”相关农业专家适时对水稻、玉米各个品种的生育期、结实率、抗倒性、抗病性等综合性状测评打分,根据评分结果,推荐2024年度水稻玉米推广品种。
据了解,水稻、玉米新品种集中展示评价项目按照优势互补、上下联动的原则,集成市、县两层级跨科研、管理、推广多领域的专家,建立乐山市产研协同工作站,加大产学研对接,促进乐山市水稻、玉米高产和优质化。乐山市农业农村局作为水稻、玉米新品种集中展示项目牵头及管理单位,乐山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作为方案设计及技术支撑单位,五通桥区农业农村局作为项目实施单位,共同协作。依托在冠英镇“稻姜”种植园区建立的展示效应,辐射带动周边10000亩以上的水稻玉米规范化高效种植,实现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的有机结合,为在五通桥区建立的新品种标准试验示范基地的粮经复合式种植模式提供水稻、玉米新品种试验示范第一手资料。
据不完全统计,本项目的实施吸引了各类种业企业、经销商、种植大户等现场观摩累计300余人次,切实达到了“看禾选种”的目的。
据介绍,近年来,五通桥区始终绷紧粮食安全这根弦,积极通过粮食新品种集中展示评价等举措,筛选适宜本区域种植的优质品种,加快推动主要粮食作物品种由“专家产量”向“农户产量”转化,“试验产量”向“大田产量”转化,“品种繁多”向“主导品种”转化,“从众心理”选种向“科学用种”优化,选好粮食高产高效优质品种,攥紧粮食种子,持续挖掘粮食单产潜力,为建设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添砖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