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江作为成都中心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素有“金温江”的美誉,三产共兴,成长为创新创业的一方热土,连续三年获评“企业家幸福感最强区”,拥有中国最具投资价值城区、中国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示范区等系列荣誉。在科技创新方面,坚持创新为要、实体为重,围绕产业画像“姓温”、产业选择“有据”,提出构建“姓温有据”的“3+6”现代化产业体系,以科技创新为引领,筑强高质量发展根基。
温江公园城市会客厅——“雪山会客厅”实景图
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筑强高质量发展根基
什么是“3+6”现代化产业体系?温江区委十五届十次全会提出,重点发展医药健康、绿色食品、现代都市农业三大地标产业,以及装备制造、电子信息、印务轻纺、现代商务、文体旅游、数字经济六大重点产业和未来产业。力争到2027年,温江区产业质效实现新跃升,“四上”企业数量突破1000家。
统筹产业建圈强链工作,加快推动地标产业聚优培强、重点产业和未来产业集聚成势,不断提升产业规模能级和发展质效。数据显示,2023年上半年,温江区新签约引进项目110个,总投资232.21亿元,其中引进重大和高能级项目(市外)11个,产业链关键配套项目10个,为进一步为构建“3+6”现代化产业体系做强了项目支撑。
招商引资不断、城市推介活动不停歇。在9月18日举行的成都市举行重点片区城市价值推介暨合作协议签约活动上,温江专项推介了凤栖片区。片区立足温江三医产业优势,强调科技导入及创新思路,以便捷的城市设施为基础,凸显“科创生态中心引擎”地位,打造产城融合标杆。
以科技创新
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科技创新是产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温江正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建强科技创新平台、推动科研成果转化、筑牢科创人才根基。
温江区科创资源和人才富集,有高校院所13所,其中“双一流”高校4所,为区域科技创新、产业发展提供不竭动力。
近年来,温江与电子科技大学、四川农业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等高校共建了3个大学科技园、1个创新创业园。同时,提速打造环高校知识经济圈,推动更多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温江区获评2022年度优秀省级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
2022年以来,以科技创新大赛为载体,温江区与重庆市巴南区在科技创新方面的一系列合作,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再添新动能。
日前发布的《关于对2022年度落实有关重大政策措施真抓实干成效明显地方予以督查激励的通报》中,温江成为四川省10个区县之一,上榜推动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及产业创新中心工程研究中心、国家企业技术中心等创新平台加快建设、取得重大科研成果产出科技成果、在川就地转化等方面成效显著的地方。
此外,温江致力于打造更加优质的营商环境,首创“提醒服务”,构建亲清政商关系,更是为科创企业在温江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助力。集聚科创企业和科研院所“两大创新源头”,加上一系列的措施、政策,转化为产业发展动力。
与城市共兴
打造温江科创引擎
“以构建‘3+6’现代化产业体系为方向,将凤栖片区塑造为功能布局均衡、产业特色鲜明、空间尺度宜人、人城境业和谐的公园城市示范片区。”温江区住建局相关负责人谈道,目前凤栖片区首开区星河科创城正在建设中,温江区与星河控股集团联手进行片区综合开发,将迸发“磁力”效应。
片区规划
以星河WORLD·科创城为核心,突出龙头带动作用,该片区4000亩巨幅产城图景徐徐展开。
星河控股历经30余年发展,2020年将“深圳经验”带入温江,落地成都星河WORLD·科创城项目,培育壮大温江科创产业基因。同年9月,星河控股与温江国企九联集团携手,组建了合资项目公司——成都星河九联公园城市建设有限公司,共同谋定产业规划和板块未来,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
成都星河·WORLD科创城效果图
据介绍,星河WORLD·科创城致力于构建集科创中央商务区、新兴产业聚集中心、科创成果转化中心、中央科创公园、市民文化中心、城市服务走廊等于一体的产业新城。
“星河WORLD是链接温江与大湾区企业的桥梁,也是区域科创产业发展的引擎。”项目相关负责人介绍,成都星河WORLD·科创城项目一期规划总占地约575亩,总投资160亿元,目前经过三年建设,科创公园、产业基地、人才社区已初具规模,秉承着“建成即城”的发展理念,首批次科创城IEO企业总部交付即全面完成招商,目前50余家高量级企业已签约入驻。
交付亮相的IEO企业总部
IEO企业总部独栋办公环境
据统计,签约企业中,四川省外企业占比超50%,企业分别来自广东深圳、广州,北京,陕西西安等城市。其中现代商务、装备制造、数字经济三大产业占比高达75%,如全球游泳机器人出货前三的元鼎科技、国内四大名酒匠心品牌华山论剑西凤酒、充电桩领域龙头企业深圳润城达等。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集聚,为温江产业经济发展添新动能,推动产业生态圈逐渐成型起势。
温江以科创引擎激活产业发展澎湃动能,星河world·科创城正是温江创新创造、三产共兴的生动缩影,构建引领温江经济跨越发展的科创CBD,助力区域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