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成都10月21日电 题:四川:再生稻“长”出“吨粮田”
新华社记者高健钧、袁波
10月中旬的四川南部地区连日阴雨,雨只要一停,四川省富顺县代寺镇种粮大户潘正茂就会抢抓时机,让人开着收割机到密密匝匝的稻田里收割“二熟”水稻。将谷子晒干、称重,他惊喜地发现,今年每亩地水稻产量超过了1000公斤。
“8月中旬收获第一茬水稻,亩产700公斤,二茬稻差不多收了310公斤,加起来就是一吨粮食了。”潘正茂难掩兴奋之情。
潘正茂所说的二茬稻,学名叫作再生稻,是收割完头季水稻,利用稻桩重新发苗、长穗,待抽穗之后再次成熟的水稻。由于温光条件适宜,再生稻广泛种植于四川南部地区。
10月11日,在宜宾市三江新区江南镇“万亩天府粮仓”核心示范区,一台收割机正在收割再生稻。新华社记者高健钧 摄
富顺县副县长刘尧洪介绍,富顺是重要的再生稻产区,再生稻蓄留面积占四川全省再生稻面积的十分之一。“2023年全县粮食播栽面积135万亩,其中再生稻蓄留面积45万亩。”刘尧洪说。
四川省农科院水稻研究专家徐富贤介绍,我国再生稻种植历史悠久,但以前再生稻产量低,上世纪六十年代每亩产量仅在100公斤至150公斤。
近些年,为了让再生稻种植成为一项重要的粮食增产方式,实实在在推动粮食增产,农业科技人员和农业部门工作人员在四川多地不断对再生稻稻种进行研究、筛选、培育,并改进升级种植技术。
近日,宜宾市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所长江青山每天都要来到一片再生稻示范区,对水稻长势仔细查看。最终,他与几名水稻专家选取了3块稻田进行测产,经过机收、去杂、称量、取样、水分测定,得出了再生稻试验田的产量。
“结果令人十分满意,亩产达到457.8公斤,加上头季稻的749.62公斤,两季稻突破了1200公斤。而且田间病虫害发生较轻,有效穗和着粒数多,今后我们将在适合的地方进行推广种植。”江青山说。
徐富贤告诉记者,为进一步保证粮食安全,四川近年来创建多个再生稻种植示范区,不少示范试验种植的再生稻产量达到300至400公斤,有的甚至超过500公斤。“今年在四川合江县,再生稻攻关示范片的平均亩产为489.9公斤,最多的达517公斤。再生稻种植完全可以实现创建‘吨粮田’的目标。”
据介绍,不少品种的再生稻米品相好、品质优、口感佳,受到市场青睐,为再生稻种植户带来可观的收益。潘正茂说:“自家种的再生稻能卖到每斤1.4元,比普通稻谷稍贵,而且很好卖。”
代寺镇党委书记林利说,富顺县农业部门十分重视再生稻种植生产和增收,为当地农户统一进行技术培训,进行病虫害防治,并安排农技专家每日开展田间巡查,记录再生稻长势,及时调整管理方案,为农户提供大量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