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四川 > 正文
2023 11/0610:16:52 来源: 四川日报

“新朋友”棕腹隼雕翱翔成都

2023-11-06 10:16:52    来源: 四川日报
字体:
分享到:

普通鵟翱翔在成都市崇州市都统岩上空。

10月20日,志愿者在彭州市牛心山监测秋迁猛禽。

成都市崇州市都统岩监测点。

成都市境内猛禽迁徙东西主要通道。何涛制图

棕腹隼雕

凤头蜂鹰

松雀鹰

灰脸鵟鹰

红隼

短耳鸮

黑鸢

 

 成都猛禽迁徙通道东线:

  龙泉山线

  最佳观测点:龙泉山凉风垭和金堂老牛坡

  监测数量

  春迁:30种 6571只

  秋迁:28种 5147只

  全年迁徙前三

  普通鵟:4845只

  凤头蜂鹰:1526只

  雀鹰:827只

  (数据提供 汤凯)

  

  成都猛禽迁徙通道西线:

  龙门山线

  最佳观测点:崇州西山、彭州等地

  监测数量

  春迁:27种 6761只 秋迁:27种 6117只

  全年迁徙前三

  凤头蜂鹰:4892只

  普通鵟:3855只

  松雀鹰:641只

  (数据提供 余欢)

  

  秋季是猛禽迁徙的高峰期,9月至11月,迁徙的猛禽会持续过境成都市。10月14日,龙门山迁徙猛禽监测团队的余欢、黄拓、王三月、祖麟在成都市崇州市都统岩的一处山脊上,成功记录到一只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棕腹隼雕,并确认为成都市鸟种新记录,成都市鸟种更新至567种。

  9月,成都盆地大部分天气是阴雨天气。10月13、14日是10月里难得的好天气,按以往监测规律推算,大量因天气原因滞留在路上的猛禽,会在这个窗口期抓紧过境。为迎接这个监测的高峰期,迁徙猛禽监测团队的志愿者在崇州市都统岩和彭州牛心山监测点连续蹲守了两天,共记录到了近900只过境猛禽。据黄拓讲,14日下午2点15分左右,一只飞行姿态稳健的巨大猛禽闯入了监测人员的望远镜,“快看!”听到一声惊呼,黄拓本能地抓起配备有超长焦镜头的相机对着它就是一阵狂拍。“当时看了照片,大家都没太在意,以为是常见的凤头蜂鹰。直到10天后,志愿者王三月再次翻看这些照片,感觉有所不同,随即与其他资深志愿者联系。大家经过翻查图鉴和讨论,最终确认它就是棕腹隼雕。”

  棕腹隼雕传统分布区靠南,国内见于云南的盈江、保山等地,国外见于东南亚、印度等地。除2019年4月,西藏墨脱记录到一次外,其余省份均未有已知的记录。成都观鸟会会长沈尤告诉记者,棕腹隼雕被认为是不迁徙的猛禽。成都远离传统分布区,能在这里记录到棕腹隼雕实属罕见,对重新认识棕腹隼雕的分布地及迁徙规律有着重要的意义。

  每年春秋两季,猛禽都会进行季节性迁徙。在成都市境内有两条猛禽迁徙的主要通道,分别是被称为东线的龙泉山线(也称为入川猛禽南北迁徙的国际大通道)和西线的龙门山线,这两条线路上的环境、食物和地理位置为猛禽迁徙提供了便利。如今,我国有10多个成规模的猛禽监测点,北至北京,南到北海,东起旅顺,西到大理。规划示范区达99平方公里的成都市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是快速成长起来的“后起之秀”。(记者 陈妍蓓 郝飞 摄影师 余欢 汤凯 黄拓)

【责任编辑:徐梦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