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四川 > 正文
2023 11/2014:26:31 来源: 瞭望

瞭望丨迎战阿尔茨海默病

2023-11-20 14:26:31    来源: 瞭望
字体:
分享到:

  ◇阿尔茨海默病为何被称为现代医学的“死角”?

  ◇阿尔茨海默病药物研发的失败率为何高达99%?

  ◇为何及早、及时干预阿尔茨海默病的效果甚至远胜药物治疗?

  ◇社会需要形成怎样的支撑系统以共同应对阿尔茨海默病?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董小红 马晓媛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医生为患者做认知训练(2023 年 8 月摄) 马晓媛摄

  这是一种令人害怕又易被忽视的“癌症”:它会用一种缓慢而痛苦的方式,逐渐带走一个人的记忆、语言、思维和行动能力。

  它叫阿尔茨海默病,是导致老年痴呆的最主要病因。目前我国60岁及以上人群痴呆患者约1507万,其中阿尔茨海默病患者983万。并且阿尔茨海默病的患病率还在不断上升,65岁以上为5%~6%,70岁达到10%,90岁可达48%。

  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种神经退行性疾病,以高患病率、高死亡率和高疾病负担等,成为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该病具有不可逆性,目前所有的治疗都只能延缓疾病的进展。就像一条下坡路,人们穷尽各种努力,也只是让下滑的速度稍微慢一点。

  面对来势汹汹的阿尔茨海默病,我国“脑科学与类脑科学研究”及国际相关领域均将其列为重点研究和探索的病种,并在药物研发和社会支持上加大力度。

  迎战阿尔茨海默病,正在成为一场全社会共同的“战争”。

  现代医学“死角”

  “刚开始只是有点忘事,比如出门忘记带钥匙、拿着手机到处找手机,后来慢慢地,妈妈的记忆就再也连不成一条线了……”

  陈女士70岁的母亲患有阿尔茨海默病,但她已难以记清母亲何时显现疾病苗头、何时出现临床症状等细节。这让陈女士颇感无奈:“有时候,我甚至怀疑自己也得了这个病。”

  陈女士“记不清”的无奈其实正常——与很多疾病不同,阿尔茨海默病起病隐匿,早期可能没有任何症状,通常是在进入疾病后期的“痴呆期”才被察觉并就诊,容易让患者和家属陷入“突然无所适从”的境地。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心理卫生中心主任医师、中国老年保健协会阿尔茨海默病分会副主任委员况伟宏告诉记者,这种“突然无所适从”,暴露出社会对阿尔茨海默病的认知尚显不足。

  一方面,医学界、科学界对阿尔茨海默病的了解比其他一些病症显得贫乏。

  据介绍,阿尔茨海默病病因复杂、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主要有β-淀粉样蛋白异常沉积、tau蛋白异常磷酸化、神经系统炎症、APOE代谢重编程、血管病变等诸多假说,因此治疗手段相对有限,有现代医学的“死角”之称。

  另一方面,大众对阿尔茨海默病缺乏基本认识,甚至存在一些误解乃至歧视。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中国老年保健协会阿尔茨海默病分会常务委员李阳告诉记者,阿尔茨海默病曾长期被称为老年痴呆,由于“痴呆”的贬义,常常被认为不够体面,也常常让患者望而却步、拒绝就诊。一些国家和地区为了避免“痴呆”的“负面意义”,代之以“失智症”“认知症”“脑退化症”。“但阿尔茨海默病只是老年痴呆的一种,‘痴呆’二字也无需刻意回避,更需要做的,是通过科普宣传将其‘去污名化’。”

  李阳总结了当前公众对阿尔茨海默病的3个常见误解。

  误解一,是认为老年人“记不住事儿”是正常现象,无需专门到医院看病。李阳说,大部分人会觉得年老忘事很正常,但其实正常年老的记忆衰退和阿尔茨海默病有很大不同。老年性记忆衰退,往往是突然忘记某事但事后会想起来;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则即便提示线索也无法准确回忆。

  误解二,是认为阿尔茨海默病没有有效治疗手段,吃药也看不到效果,因此“治不治无所谓”“吃不吃药也无所谓”。在李阳看来,某种程度上,只要患者症状没有明显加重,其实就是治疗效果的体现,但这还很难被一些患者家属认可。

  误解三,是将阿尔茨海默病与帕金森等脑部疾病混为一谈。李阳告诉记者,阿尔茨海默病和帕金森病均属神经系统疾病,但二者病因不同、症状也不同,阿尔茨海默病常表现为认知功能下降、精神症状和行为障碍等,帕金森病则表现为一侧肢体震颤或活动笨拙,晚期也可出现精神障碍、认知能力下降。

  一面是社会对阿尔茨海默病的了解不够、理解不深;另一面是阿尔茨海默病数量激增、发病提前。

  世界卫生组织2021年发布的《公共卫生领域应对痴呆症全球状况报告》估计,全世界每年新增1000万例痴呆病患者,其中绝大多数为阿尔茨海默病。

  李阳也见证了阿尔茨海默病在中国增长的一角——“过去一上午20个号里,有一两个是阿尔茨海默病,现在则有十七八个。”

  同时,阿尔茨海默病在我国发病越来越年轻化。中国老年保健协会阿尔茨海默病分会9月发布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需求洞察报告》显示,首次确诊阿尔茨海默病的受访者中,60岁以下的阿尔茨海默病发病患者在本次调查中占到21.3%,相比国际报道的早发型阿尔茨海默病占比5%~10%更多。

  所幸认识疾病、了解疾病的坚冰正在逐步消融。况伟宏说:“回顾20余年的门诊治疗,大家对阿尔茨海默病的认识是不断加深的,很多人现在提及阿尔茨海默病,不再像以前一样觉得不好意思,这就是观念的进步。”

  药物研发“黑洞”

  相比润物无声的观念进步,阿尔茨海默病的药物研发进展有限。

  阿尔茨海默病的治疗手段主要分为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其中,非药物治疗主要包括认知干预、运动疗法和物理治疗等,临床治疗则以药物治疗为主,只是药物治疗总体获益有限,仅能部分改善患者症状,不能延缓疾病进程,远不能满足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诊疗需求。

  多位专家告诉记者,阿尔茨海默病的患病几率甚至已经超过让人闻之色变的癌症,但近年针对癌症的新药研发层出不穷,瞄准阿尔茨海默病的新药,10年来却进展缓慢。

  阿尔茨海默病药物研发的赛道上,不乏强生、辉瑞、罗氏等国际制药巨头的身影。2002年以来,各大药企先后投入巨资、聚焦多种分子进行临床试验,但数百个药物或因未观察到临床疗效,或因难以耐受的副作用等,大多在Ⅲ期临床试验中宣告失败,无功而返。

  个别药物即便通过临床试验获准上市,由于副反应频发销售惨淡者有之,由于副作用过大不得不退市者有之,由于疗效存疑饱受争议者亦有之。总体而言,目前国内已上市的临床常用阿尔茨海默病治疗药物,如胆碱酯酶抑制剂等,主要针对阿尔茨海默病轻中度患者,重度患者基本无药可用。

  失败率高达99%的阿尔茨海默病药物研发,俨然成为药企资金投入的“黑洞”。

  专家分析,阿尔茨海默病药物研发失败率高企,与其发病机制不明导致的研究困难等密切相关。“由于疾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真正的攻克之路还很漫长。”况伟宏说。

  尽管困难重重,近年仍有一些研究方向取得一定进展,某些药物初见曙光。比如,由于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大脑会出现β-淀粉样蛋白斑块沉积或神经元纤维缠结症状,有药企即针对性地研发相关药物并被证明能延缓β-淀粉样蛋白斑块的沉积,国外已有相关药物批准上市。

  这仅仅是阿尔茨海默病治疗中一个小小的进步。西药之外,无创脑刺激、干细胞疗法等临床试验也在加快进行中。

  从记忆门诊开始早诊早治

  没有特效药的阿尔茨海默病尚无法被治愈、不可被逆转,但研究提示,开展早期生活方式预防可显著降低发病率,同时早发现早治疗,对延缓疾病发展意义重大。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神经内科教授、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痴呆与认知障碍学组委员陈芹介绍,阿尔茨海默病的进展是一个持续且持久的过程,主要包括3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主观认知或主观记忆下降。陈芹说,在这一阶段对患者进行评估会发现,患者在神经方面和正常人没有什么区别。

  第二阶段是轻度认知功能损害阶段。此时,患者不但有记忆力下降,同时如果进行全面的神经认知功能测评,还会发现患者比正常人已经存在很轻度的损害,只是还未达到痴呆的标准。

  第三阶段则会进入痴呆,且可分为轻度、中度、重度三个阶段。在痴呆阶段,除了认知功能障碍,患者最主要的表现是一些日常生活能力开始下降,影响到患者的学习、娱乐和交往等。

  陈芹表示,以阿尔茨海默病为代表的痴呆患者一旦进入痴呆阶段,逆转就比较困难,不管是药物还是非药物,目前都还没有找到逆转的方法。“所以最近10年我们非常强调早期干预、早期治疗,希望唤起公众和高危人群的觉察。”

  这也意味着,阿尔茨海默病当前的治疗策略已从治疗阶段前移至预防、早期识别及针对临床前期的早期干预。“及早、及时干预非常重要,甚至远胜过药物治疗。”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神经内科副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陈永平说。

  况伟宏介绍,目前国际认可的有预防意义的方式,还是以健康的生活方式为主,比如适当的运动、充足的睡眠、饮食的多样等,增加坚果和不饱和脂肪酸摄入,保持活跃的社会活动,积极参与社交,让大脑保持“运动”等。“老年人保持好奇心,让大脑持续不断学习‘受刺激’,也是很好的预防干预方式,并且长期健脑的效果比药物干预效果还好,但健脑和健身同样重要的理念,还没有得到社会广泛认同,需要加大宣教力度。”况伟宏说。

  在况伟宏看来,阿尔茨海默病的部分危险因素,如年龄增长等不可更改,但仍有一些危险因素可以改变,比如老年人器官功能的保持,比如听力、视力、口腔健康等,这些都与延缓患者进入痴呆有关。

  此外,据况伟宏介绍,老年抑郁症也是痴呆的危险因素,有研究认为65岁后出现的焦虑、抑郁等很可能是痴呆的早期表现,需要引起关注。

  早期预防之外,阿尔茨海默病的早期识别和针对临床前期的早期干预也非常重要。

  据了解,阿尔茨海默病早期又被称为“临床前阶段”,该过程可能持续数年,如果缺乏相关疾病认知、早期干预等,容易在懵懂中错过治疗的“黄金窗口期”。这也是业内人士倡议尽早筛查、诊断和干预,为延缓和防控阿尔茨海默病赢得更多时间的原因。

  在识别早期症状和针对临床前期的早期干预方面,记忆门诊显得尤为重要。

  记忆门诊通过联合神经内科、心理科、老年科等多个科室,帮助患者及家属早期识别病情,并及时进行干预,为中晚期患者制定全方位、专业化、规范化、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陈芹告诉记者,在记忆门诊,医生会通过相关量表和特殊的影像学检测,把患病前的“临床前阶段”诊断出来。“很多患者没有什么症状,但通过量表及影像学检测,能发现其大脑已悄悄‘埋’下疾病的种子,比如患者脑中可能出现了β-淀粉样蛋白脑内沉积斑块或蛋白神经元纤维缠结,这就需要引起重视、及时干预。”陈芹说。

  况伟宏讲述了一个及时干预的案例:20多年前,一位60多岁的病人来到记忆门诊就诊,由于诊断及时,虽然当时没有出现明显症状,但患者从那时起开始积极改变生活方式、每天注重学习,在一点一滴的控制下,现在已经80多岁的患者还能正常生活,除了偶尔记忆错乱外,基本的正常生活没有问题。“这个案例非常典型,也非常明确地说明早诊疗、早干预对防控阿尔茨海默病非常重要。”况伟宏说。

  记者了解到,当前,全国数百家记忆门诊的陆续建立,显著提高了认知障碍患者的就诊率,也提升了社会对阿尔茨海默病的知晓率。

  社会支持“硬仗”

  近年,数百家记忆门诊在全国“落地开花”。但在业内人士看来,这还远远不够。因为阿尔茨海默病的及时干预是一整条链条,患者、家庭、社区、医院都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环,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

  早期筛查非常急迫。专家认为,在早期患者没有出现认知障碍症状的阶段,通过药物及认知训练可以改善延缓疾病,因此早期筛查十分重要,建议把早期筛查纳入65岁以上老年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体检内容。

  李阳表示,国家卫健委今年发文提到,有条件的地区可以纳入,但这是个软性条款。“其实早筛的成本并不高,主要是需要专业人士做问卷设计,基层医务人员经过培训都可胜任。”

  提升基层认知障碍相关诊疗能力也迫在眉睫。李阳表示,现在我国真正从事认知障碍专业专病诊疗的医生大概只有2000多名,远无法满足需求,建议县级以上综合医院尽可能开设认知障碍专病门诊,为患者提供专业诊疗。

  “还要提高基层医生的诊疗能力,目前还有一些基层医生不太了解这个疾病,缺乏足够的诊断知识,需要通过培训交流提升基层医生认知。”陈永平说。

  专业养老机构数量不足和能力提升也待解决。李阳说,现在的养老院大量是为能吃能喝能动的老人提供服务,其实失能失智老人对养老服务的需求更加迫切、更为强烈。特别是失智老人,也就是认知障碍老人,对他们的照料不仅包括生活照料,还需要用心交流,需要很强的照料技巧,目前可以提供这方面服务的机构非常缺乏。虽然相关部门也在大力开展培训和认证等,但步伐还是太慢,难以满足社会需求。

  良好的照护可以延缓疾病的进展。对患者家庭而言,照护并非一成不变而是循环往复且琐碎繁复的过程,尤其到了疾病后期,患者生活基本无法自理,家庭照护压力剧增。

  加快形成一整套的支撑系统,是全社会对抗阿尔茨海默病的一场“硬仗”。

  (《瞭望》2023年第47期 )

【责任编辑:蒋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