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四川 > 信息 > 正文
202401/0217:28:26
新华网

“天府号”造楼机首次顶升顺利完成

信息2024-01-02 17:28:26
字体:
分享到:

  “准备就绪,开始顶升!”

  近日,在中海天府中心项目现场,随着一声号令,由中建八局自主研发的“空中造楼黑科技”——尺蠖仿生式造楼机3.0“天府号”(以下简称“‘天府号’造楼机”)开始缓缓向上爬升,历时2小时38分,造楼机首次顶升顺利完成。

“天府号”造楼机首次升顶仪式

  据了解,中海天府中心项目位于四川天府新区天府总部商务区,是四川省重点项目。项目占地面积约4.44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54.9万平方米,包含1栋489米的超高层写字楼(含顶部观光业态),1栋100米的酒店及4层街区式商业。目前,超塔地下结构已全面封顶,正在大面积开展地上主体施工,“天府号”造楼机的成功顶升,将为项目建设提供强大助力。

项目效果图

  “所谓造楼机,就是超高层建筑智能化施工装备集成平台,简单来说,可以把它看作一个集成化的‘空中工厂’。”项目施工方中建八局项目现场负责人陈斌介绍,本次在中海天府中心项目投用的“天府号”造楼机,由顶升动力系统、平台桁架系统、挂架系统、模板系统、智能设备与机器人系统、智能控制系统六大部分组成,不同于传统脚手架,造楼机将塔吊、布料机等施工设备集成在平台的顶部,并在平台下方构建了多个工艺区段的作业流水线,从而形成功能齐全的移动式工厂。

造楼机

  “可以同时覆盖4个楼层,为工人们在高空中提供工厂化作业环境及全天候作业条件。”陈斌介绍,该平台可以保证钢结构安装、钢筋绑扎、模板安装、混凝土浇筑和养护等工序在竖向同步展开,压缩流水步距,大大提高施工效率。“我们按照一层核心筒1200平米的建筑面积计算,最快可以在6天内完成建设。”陈斌说。

  据介绍,“天府号”造楼机是一个全智能化的安全作业平台,采用智能化顶升控制系统,顶升全过程采用自动化防坠装置与导向机构,可以实现实时监控,智慧报警。此外,造楼机还在支撑箱梁部位采用了智能化伸缩附着机构及自动化调平支座,可以有效保证作业平台的整体刚度及人员安全。同时该平台还将首次搭载跃层安全巡检机器人,可以对造楼机内部进行24小时不间断安全巡视。

  “除了安全巡检,我们在施工过程中还将采用多种智能机器人和智能设备,实现高空中的‘机器人总动员’。”陈斌表示,未来,环境监测机器人、钢筋定位检测机器人、智能喷淋设备、智能施工电梯等将在这个平台上得到充分应用,可以大幅提升项目的智能化施工水平。“比如我们搭乘的这个智能施工电梯,吊笼与各楼层层门通过机电联锁,吊笼到位后层门自动开关,层门关闭后吊笼自动运行,实现了‘无人驾驶’。”

  在提高施工效率的同时,“天府号”造楼机也通过借助智能设备,变成了一个聪明的“环保能手”。陈斌说:“比如刚刚提到的智能施工电梯,我们就采用了行业首创的能量回馈技术,可以将吊笼下降的势能转换成电能回馈电网,实现节能40%。”

  “在节水方面,我们通过搭载智能喷淋设备,采用AI摄像头连接智能控制系统,可实现对混凝土表面干湿状态的自动识别、自动控制开关、自动调节喷淋水压。”陈斌介绍,此设备相比传统的人工养护方式能有效提升养护效率、养护质量,节约用水、用工,全建设周期预计可减少用水30000升。

  在节材方面,“天府号”造楼机通过优化钢桁架和支撑系统的结构形式,在保证安全和质量的前提下,最大程度上取消了预埋件和附墙件,避免了高空焊接和螺栓紧固作业,节省了材料和人力,钢结构施工人员较上一代装备预计可减少15%,钢板墙焊接速度将提升20%。

  据了解,中海天府中心项目预计将于2027年竣工,2028年开业,随着“天府号”造楼机首次顶升的完成,项目将进入快速成长阶段。(完)

来源: 天府新区党群工作部
【责任编辑:徐梦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