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四川 > 信息 > 正文
202401/1117:12:57
新华网

让生态惠民真正“有迹可循” 成都发布生态惠民新场景示范线路

信息2024-01-11 17:12:57
字体:
分享到:

在新发展理念指引下,成都正全面推进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涌现出的一批批生态惠民新场景“连片成图”,生态惠民品牌愈显,生态实惠不断普及。当前,成都正全面加速提质“幸福城”。

成都生态惠民新场景TOP100示范线、生态惠民地图发布仪式。

现场|发布成都生态惠民服务地图

1月11日,由成都市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工作推进领导小组办公室、成都市生态惠民示范工程推进组牵头,成都市生态环境局、中共郫都区委、郫都区人民政府主办,成都环保志愿服务联合会、成都市环境科学学会承办的“成都市生态惠民新场景示范线发布暨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项目推进会活动”在世界科幻公园举行。

推进会以情景剧《我有一张生态图》拉开帷幕,现场举行的成都生态惠民新场景TOP100示范线、生态惠民地图发布仪式将一个个生态惠民场景串珠成链、连片成图,让生态公共领域清晰明确地公之于众,让生态做到“有迹可循”。

“看了这个生态惠民线路和地图,才知道周围有这么多水清地绿的好去处。生态环境改善还是给我们带来了实惠和好处的。”参加活动的周女士表示。

活动现场还推介了2024年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人民阅卷”系列活动,发布了成都生态环境IP环环、小志的生态惠民新形象。与此同时,现场还设置了生态惠民成果展览、生态惠民市集供市民参观体验。

活动现场

解惑|带给市民身边的生态实惠

什么是生态惠民新场景?“去年我们就推出了生态惠民场景TOP100,聚焦城市中既有生态‘颜值’,又有惠民‘内涵’的公共领域,打造一批集生态、生产与生活于一体的‘三生’融合空间,它是价值创造和多元体验的有机结合。”成都市生态环境局负责人表示。今年一批批生态惠民新场景“连片成图”,形成示范路线和服务地图,就是要让广大市民能够在参与中亲身感受到生态环境改善所带来的切实实惠。

翻看100个点位发现,一系列生态效益已经显现,成都金牛区和新都区将河、湖、塘、林、堰和花草沙石作为活态展品,合力打造以生态文明建设为主题的公园,以水为媒联通河湖湿地,串珠成链形成指状交融、无界生长的绿色生态廊道,形成“景区化、可进入、可参与”的绿色开放空间。成都东部新区将垃圾填埋场治理转化为桃产业种植园,提升自身优质生态产品供给能力,创新形成发展、生态、富民叠加互利效应,变“废地”为“宝地”。

生态惠民市集。

成效|生态惠民工程营造良好生态环境

近年来,成都深入实施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其中生态惠民示范工程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致力营造生态惠民场景,使人人都享有生态绿色、文明和谐的宜居环境。

成都聚焦“双碳”引领,落实碳达峰实施方案,以移动源、工业源治理带动空间、产业、交通、能源结构优化调整。2023年全市生态环保产业和新能源产业产值超2600亿元,城市轨道运营总里程突破600公里,推广新能源汽车21.6万辆。

同时成都聚焦污染防治攻坚,抓好生态环保督察问题整改,深入打好蓝天保卫战、碧水保卫战、净土保卫战。2023年成都市114个地表水断面优良比例100%,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覆盖率达100%。

成都还打造重点民生工程,实施“五绿润城”“天府蓝网”行动,推进环城生态区、锦江公园、国家储备林等重大生态工程,加快打造生物多样性保护示范区,2023年新建天府绿道845公里,“回家的路”社区绿道1004条,开工建设蓝网491公里。

在生态场景营城方面,成都策划打造“生态惠民新场景TOP100——示范线路”,评选“最成都·生活美学新场景”,持续深化“碳惠天府”机制,累计上线公众碳积分、消费场景100个,用户数突破240万人。

“2024年我们将继续以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为统领,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实现高效能治理,以市民对幸福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持续推进生态惠民工程,用心用情用力书写人民群众满意的生态答卷。”成都市生态环境局负责人表示。(完)

来源: 成都市生态环境局
【责任编辑:李婷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