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客户端成都1月23日电(记者 卢宥伊)“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是发展县域经济的物质基础和重要保障。”23日,正在召开的政协四川省第十三届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上,四川省政协委员、国家电投集团四川电力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周庆葭结合自身履职调研情况,就深入实施农村能源革命、夯实县域经济发展提出建议。
四川省农村地区清洁能源资源丰富,每年有可开发利用的生物质4730万吨、秸秆3193.18万吨、沼气约4亿立方米,太阳能7.67亿千瓦、风能1.19亿千瓦;绿色低碳产业基础扎实,拥有东方电气、通威、宁德时代等龙头企业,储能、微风风机、屋顶光伏、地热能利用等新设备新技术日趋成熟。因此,布局光伏、风电、氢能等绿色低碳产业,加快农村清洁能源综合利用,具备了良好的推广应用条件。
随着城乡融合发展深入推进,四川省农村地区用能持续上升。在周庆葭看来,农村能源革命迎来重大机遇,也面临巨大挑战。首先,过去的能源体系建设主要围绕服务城市工业化开展,导致农村能源建设存在显著的基础设施和服务差距。其次,农村地区的能源结构单一,以煤炭为主导能源,清洁低碳的比例较低。最后,农村能源转型的发展模式和实施路径还需进一步探索和完善。
针对以上问题,周庆葭建议要强化规划,统筹布局。他认为,应先摸清四川省农村清洁能源资源,将其与县域经济规划有机结合,制定农村清洁能源综合利用的总体规划。同时,建立健全跨部门合作机制,制定相关政策,促进农村能源技术进步和创新。
“推动试点县农村清洁能源规模化发展。赋予试点县农村风光等新能源规模化开发利用自主权,通过政府引导、市场主导、全社会参与,推动农村清洁能源规模化发展,优化农村能源结构,夯实县域经济支撑。”周庆葭建议,探索“先行先试、逐级示范”的模式,立足县域经济发展实际,因地制宜开展农村能源综合利用的试点和示范项目,推动农村清洁能源规模化发展,优化能源结构,支持新产业发展。
四川是长江黄河上游生态屏障,推进县域经济发展,更要注重环境保护、减碳固碳。如何做到推进县域经济发展的同时注重环境保护、降污减碳?“例如,开发建设光伏/储能/氢能综合利用智慧能源站,向村民提供绿色电能。扩大绿色电能、天然气等高品质能源消费规模,瞄准生活、采暖、交通等重点用能领域,推广低碳经济用能方式,强化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推动能源消费方式转变。在能源领域广泛应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促进农村能源更加绿色、经济、可持续,助力低碳零碳乡村建设。”周庆葭举例,应创新能源生产、消费和配置模式,广泛应用新技术,促进农村能源更加绿色、经济、可持续。(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