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安全巡查。
2月19日,位于四川省乐山市五通桥区的稻姜现代农业园区内,道路宽敞平坦,一排排连体塑料蔬菜大棚排列成行,村民们正忙着种下今春早姜。不远处,国家电网(四川乐山)连心桥共产党员服务队队员赵小东、王强正在对园区生姜种植大棚、智能水肥一体化集中供应中心等开展安全用电巡查。
“要加强供集中心电力设备巡查,生姜种植智能化、节约化全靠这里掌握。”赵小东一边查看动力柜,一边叮嘱王强。
据悉,五通桥区稻姜现代农业园区总规划面积1.6万亩,覆盖五通桥区冠英镇、西坝镇、蔡金镇11个村,核心种植区面积约6000亩。园区突出“一亩三收、同田多收”,每年2月至6月种生姜,6月至10月种水稻,10月至次年2月种蔬菜等。
在冠英镇许村生姜种植户许向东种植大棚里,村民们正挖沟、下种、施肥。赵小东、王强检查了大棚里自动喷淋设备和温湿智能监控系统,提醒姜农注意安全用电操作事项。
安全巡查到田边。
“春节前后我们种下的种姜,半个月内这些已经发芽的种姜将迅速在地里生长,下个月初自动喷淋设备就要派上用场,停不得电哦。”村民们一边挖沟、下种姜,一边和供电员工拉起话来。
“大家放心,我们按月开展了线路设备巡视,春节前还上门检查了水肥一体化集中供应中心、生姜合作社洗姜车间用电设备和自备电源,大家用电有啥急事,一个电话我们马上就到。”赵小东说话间和姜农抬起一筐种姜往大棚里走。
“去年气温、水肥、土壤条件好,早姜亩均产量达到6000斤,我种了近15亩,纯增收近20万元,收了生姜再种晚稻,亩产也有近千斤。”谈到近年来生姜水稻轮种轮作的收益,许向东显得很有信心,“今年我计划种20亩,预测能增收25万元。”
早春种姜忙。
随着产业链延伸,2022年,园区先后建起了冷链库、日洗生姜25吨的商品处理中心、优质种苗集中培育中心等。为支持五通桥区稻姜现代农业园区发展,国网乐山供电公司冠英供电所先后配合政府部门完成2个提灌站、1个冷链库、1个集中洗姜车间的用电建设,并配合园区完成电力线路迁改3处。该所还定期在稻姜轮作区开展安全用电检查和安全用电宣传,上门推广“网上国网”APP,通过和各村开展“村网共建”,让群众足不出户网上购电,不出村办好用电事。
“今年生姜合作社利用智能大棚种植反季节生姜,使用地暖管、水肥一体化技术,越冬反季节生姜亩均产量2000公斤,每亩利润达10万元,比应季生姜翻两番。”在冠英镇许红蔬菜合作社,社长许红介绍道。目前他的合作社有会员400多户,种植生姜近千亩,姜农年户均增收约3万元。
“为了支持越冬嫩姜种植和集中育秧、育苗,我们春节前就组织党员服务队,分3个片区开展早春助农安全用电检查、助农服务进万家等活动,随着早姜种植大规模开展和集中育秧季到来,我们将每周安排各片区负责人上门为姜农和合作社提供安全用电服务,把惠农护民的行动落到实处。”在一片姜田旁,赵小东查看着刚种下的生姜说。(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