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8日,成都市金牛区举行成都市金牛区智慧蓉城建设领导小组2024年第1次工作会议,研究全区智慧蓉城建设工作,为该区智慧城市建设指明了路径。会议要求,全区各部门、各街道要紧跟数字化转型发展最新趋势,增强智慧蓉城建设的责任感紧迫感;拥抱新技术,善于运用新思维、新技术提升治理能力、水平;坚持问题导向,提质重点场景建设;重视实践运用,赋能基层治理、产业发展。
金牛区将进一步畅通市场主体参与渠道,吸引社会各方力量参与智慧蓉城建设,通过智慧蓉城建设全面提升治数用数能力、平台赋能能力、实战运用能力,以智慧蓉城建设的质效服务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不断提升敏捷治理、科学治理水平。
夯实一个底座
强化数据资源体系建设
据了解,成都市一体化政务大数据平台建设要求各区(市)县进一步建强区级数据资源全过程治理平台,完善数据采集、汇聚、共享、安全等核心能力,打造数据治理通用工具,健全全区共用的城运数据库,实现统一汇聚、集中管理、规范治理、集约建设。
针对要求,金牛明确方向。“我们将构建‘1+13+N’的政务大数据管理、利用体系,实现全区数据资源‘一本账’管理、‘一站式’申请、‘一平台’调度。”金牛区城运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金牛区将持续汇聚接入市、区、街道三级数据,实现重要业务数据资源“按需归集、应归尽归”。
目前,金牛区街道一级城运平台结合现有数据已梳理上屏指标100余项,预警指标8项,涵盖公共安全、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等领域,已初步实现对街道城市运行实时监测和风险预警。部分街道城运平台已初步实现事件的高效监管处置,集成打造了独具特色和个性的油烟监管、智慧养老、消防协同、民生保障、一户一档等应用场景,同时实现线上、线下同频共振,提升辖区难点痛点问题的处置效率。
金牛区城运中心相关负责人透露,下一步,将进一步提升政务数据治理质量,优化数据质量管控标准。将通过开展新建系统数据共享和质量评估,减少无效数据、重复数据、错误数据,提高数据的完整性、准确性、一致性。同时开展数据分类分级管理,加强高频数据归集和管理,充分发挥数据库支撑作用。
此外,金牛区还将进一步深化数据资源共享开放,重点推进市场监管、社会保障、财税金融、生活服务等重点领域公共数据开放,整体提升全区公共数据资源开放能力和开放质量,释放数据红利。
建强两级平台
筑牢基础支撑体系
“我们认为,体系建设是关键。”金牛区城运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为保障治数用数落到实处,加强基础支撑体系建设,金牛区将着重建强区、街道两级城运平台,从而在全区范围内形成“1+13+N”(1个区级政务大数据平台,为13个街道和多个区级部门提供数据服务)的政务大数据管理、利用体系。在该体系支撑下,金牛区可实现全区数据资源“一本账”管理、“一站式”申请、“一平台”调度。
区、街道两级城运平台工作职能各有侧重。其中,区级城运平台紧盯“高效处置一件事”,持续推进中枢能力建设,将形成纵向承接贯通市、街两级城运能力和资源,支撑全区场景应用建设,横向协同联动部门平台和业务,组织行业部门梳理结构化应急预案,深化对意识形态、自然灾害、安全生产、大型活动安保等风险预研预判和联动处置。
街道一级采用“自建+标准”的模式,全区13个街道均已建设街道一级的城运平台,并在2023年11月完成标准版的迭代开发试点街道运行,街道城运平台2.0版已于今年2月完成全区部署培训进入试运行。
接下来,金牛区将持续探索街道城运事件处置机制,丰富业务库,固化事件处理流程,打造街道城运事件个性化处置分析页面,提升基层治理科学决策、智能研判、高效调度水平。
此外,金牛区还特别重视人工智能为智慧蓉城建设带来的新契机,将持续推动人工智能应用,不断优化区级AI中台能力,丰富“一张图”应用服务。
提升几大能力
丰富拓展应用场景
据悉,今年金牛区将重点推动智慧就业、智慧防汛、智慧停车等场景应用,持续完善城市运行感知、共享、应用体系,推动实现数据全生命周期的安全监管。同步开展智慧关爱、智慧社区、智慧消防等一批实战管用的街道级应用场景的谋划储备。
以网络理政服务为例,将通过城运中心平台聚焦企业和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推进快速响应和高效解决。“以赋能基层治理减负为例,我们将加快推进‘微网实格’‘智慧水务’等终端应用纳入‘蓉政通’,持续开展金易管、数据底座、绿色金牛等高频应用融合集成,构建全区业务应用终端统一载体,赋能基层减负。”相关负责人表示。
金牛区还将重点推进部门需基层填报的报表接入“报表通”,实现“一端采集、动态更新、多方利用”,减轻以往重复报表给基层带来的工作压力。
据了解,金牛区将通过智慧蓉城建设大力优化营商环境,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以“一网通办”为例,金牛区将推动“一网通办”向公共服务领域拓展,大力推广网上办理。
此外,今年金牛区治数用数还有另一项亮点工作——将全面响应国家数据直达基层试点工作,争取更多高价值数据回流基层,服务基层治理。(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