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四川 > 正文
2024 05/2216:14:34 来源: 新华网

吃遍全国七所高校美食!川大朋友圈被这个活动刷屏了

2024-05-22 16:14:34    来源: 新华网
字体:
分享到:

新华社成都5月22日电(记者吴晓颖 杨华)这两天,四川大学食堂呈现“人挤人挤人”的火热场面。来自全国东南西北中的七所高校大厨携各自招牌菜来了。四川大学后勤保障部饮食管理服务中心推出高校食堂美食交流展示活动,北京大学、同济大学、中南大学、江南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吉林大学、中山大学七所高校厨艺精湛的厨师团队应邀前来,在四川大学三个校区的不同食堂开设风味窗口。

从5月13日起,在为期两周时间里,这些“客座”大厨为学生带来100余道菜品。同济红烧肉、腌笃鲜、广味猪脚姜、椰子炖竹丝鸡……五花八门的菜单横跨大江南北,从传统名菜到改良创意菜肴,从风味小吃到汤品点心,厨师们纷纷拿出看家本事,迅速征服了学生的味蕾。

图为吉林大学带来的经典东北菜品。新华社发

记者在四川大学江安校区西园二餐厅看到,写着“特色粤菜”的中山大学窗口菜品不到一小时便被购买一空。在江安东园三食堂中南大学窗口前排起长龙,队伍绕场一圈,延展到食堂门外。在西北工业大学窗口,刚出锅的包子、甑糕很快被抢光。厨师现场制作扯面,在一碗碗煮好的面里撒上辣椒、浇上热油,油滋滋的声响伴着食物的香味弥漫开来。

图为西北工业大学的厨师在制作扯面。新华社发

北京大学带来的学校人气美食中,薄荷酸梅鸡、青芥焗虾、香辣炸鸡腿分别以日均一千多份、800多份、500多只的销量位居前三甲,仅这几道菜,师傅们每天就要处理50斤虾、300斤土豆、300斤红薯、约600只鸡腿。

图为北京大学带来的菜品青芥焗虾。新华社记者 吴晓颖 摄

“这些是精选的创新菜式,让同学们换换口味。”带队师傅文斌已在北京大学食堂工作20年,他告诉记者,“薄荷酸梅鸡在腌制鸡肉时加入了应季的新鲜薄荷叶,调料汁中有清爽可口的酸梅汁和柠檬汁,特别适合夏天食用;青芥焗虾则采用中西融合的制作技法,加入了土豆泥、玉米粒、青豆,口感层次丰富,体现了菜品创新的融合之道。”

四川大学食堂上新美食,在社交平台引发热议,“打卡”七校美食的“品鉴”帖刷屏好友圈,“西工大的包子果然名不虚传。”“小龙虾一份六块钱,贼入味,很下饭。”“强推江南大学的镜箱豆腐,酱香味浓郁的豆腐中间夹着肉馅,一口下去太满足了。”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大三女生高景瑞计划和小伙伴一起,吃遍七所高校的菜品,“品尝不同地方的食物可以感受不同地域的文化,也为日常学习生活增添了不少乐趣。”

图为四川大学学生在社交平台发布的品尝高校美食的帖子。

“近年来,通过举办美食交流等活动,各地特色风味菜品落户川大,丰富了师生食堂用餐选项。”四川大学后勤保障部饮食管理服务中心副主任李代萍说,去年举办的菜品交流展示活动结束后,沙茶面、锅包肉、兰州牛肉面等颇受师生欢迎的特色菜在食堂保留了下来,让各地学子在学校就能吃到家乡味道。(通讯员:陈居伟)

【责任编辑:蒋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