颁奖嘉宾与获奖选手合照。(宜宾市委宣传部供图)
7月10日,由四川省宜宾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共同主办的“文明宜宾 实践同行”宜宾市2024年新时代文明实践精品项目展示交流活动在宜宾市融媒体中心演播厅举行。
活动现场,11个涵盖理论政策宣讲、文化文艺、文明倡导、科学普及、法律服务、助学支教等主题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精品项目同台绽放,各项目参赛选手通过PPT汇报的方式对项目内容、项目管理、项目成效等方面内容进行讲解,生动展示了各文明实践服务项目的特色和风采。
“每个项目都做得非常接地气、聚人心,各项目都体现了群众化、精细化、服务化,体现了我们新时代文明实践的价值所在。希望各项目执行人能够更深刻地思考项目的出发点,更深刻地思考我们每个项目是谁要做?为什么做?如何做到让党放心,让人民更满意?”在点评环节,评委就文明实践项目的特色亮点、工作成效、资源整合等方面进行了点评。
翠屏区少年讲解项目《你好,一曼同学》。(宜宾市委宣传部供图)
经过两个小时激烈角逐,屏山县《“索玛花开”别样“红”》获一等奖,珙县《“四方合约”助老巡访》、江安县《让“陀螺人”喘口气》、南溪区《“邻家天使——南小卫”即时医疗》3个项目获二等奖,珙县《宴席新风进万家》、高县《茶馆宣讲》、江安县《“小橙花开”女童保护》、翠屏区《“你好,一曼同学”信仰剧场》、翠屏区《思坡寄友情,电商公益行》、叙州区《莱茵小灵通》、兴文县《“我和村小有个约定”送法进校园》7个项目获三等奖。
伴随宜宾市2024年新时代文明实践精品项目展示交流活动的开启,宜宾市11个新时代文明实践优秀品牌项目名单也在现场正式发布。
高县选送项目《茶馆宣讲》。(宜宾市委宣传部供图)
据了解,自中央部署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工作以来,宜宾高度重视此项工作,把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建设工作摆在重要位置,通过“健全机制,理顺文明实践体系”“拓展建设,筑牢文明实践阵地”“整合力量,建强文明实践队伍”“精准定位,做实文明实践服务”四大方面,采取有力措施,不断增强文明实践工作的势能动能效能。
宜宾发动全社会全民参与,特别是文化能人、新乡贤、“五老”人员等群体,组建文明实践队伍。通过培训会、技能比武等提升业务水平,孵化培育了春霞关爱、蓝豹应急救援等1830余支专业队伍。截至目前,全市共有文明实践总队10支、常备队伍3300余支、特色队伍510余支。
宜宾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为依托,广泛开展理论宣讲、政策解读、文艺演出、便民服务、科学普及等组合式活动,坚持重在实践,注重开展宣传教育与引导群众实践参与相结合,理论宣讲与技能传授相统一,实现教育与实践的良性互动。截至目前,全市已累计开展各类主题宣讲文明实践活动3.7万余场,服务群众400余万人次。
宜宾针对群众需求,以解决群众实际问题为工作导向,培育孵化了南溪区“邻家天使——南小卫”即时医疗、珙县“四方合约”助老巡访、屏山县“‘索玛花开’别样‘红’”等精品项目。通过各个文明实践项目,量化明确文明实践“供需链”,切实让“清单”既是群众“点菜单”,亦是“圆梦单”。截至目前,已累计收集群众“微心愿”5万余个,办结群众“小微心愿”7.85万个。
宜宾还通过以创促建,深化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建设。截至目前,宜宾已成功培育打造市级示范中心8个、示范所60个、示范站300个,全市2个中心、4个所、8个站被确定为四川省新时代文明实践示范中心(所、站)。
“接下来,宜宾将继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聚焦群众所思、所想、所盼,持续孵化培育一批群众喜欢参与的文明实践项目,切实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宜宾市文明办相关负责人表示,宜宾将继续以“暖行”促“暖心”,即日起,宜宾市2024年新时代文明实践精品项目展示交流会网上云展厅在“宜人宜宾”App正式上线,今后将打通线上线下,全方位、立体化推动全市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广泛开展。(张茂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