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四川 > 信息 > 正文
202407/1217:30:13
新华网

“天然空调房”来了 成都人民公园防空洞向市民免费开放

信息2024-07-12 17:30:13
字体:
分享到:

  电力、通风、消防系统全面升级,成都人民公园防空洞(成都一号防空洞)人防改造设计在今年5月顺利通过专项验收后,已于7月1日正式向市民免费开放,在炎炎夏日为广大市民增加一处消暑纳凉的“天然空调房”。

  “原战时使用功能为人民防空工程,平时作为传统文化展示及人防宣教场所。”此次成都一号防空洞改造设计单位成都设计咨询集团所属市人防院项目负责人介绍,“本次改造后平时功能为人防宣教基地,夏季为市民提供纳凉消暑使用。”

  每年夏天,地铁站、商场等空间成为不少市民纳凉的好去处,成都一号防空洞平均温度25摄氏度,设置近300个标准座位,可容纳400名市民同时避暑乘凉。

  据悉,一号防空洞始建于1965年,是成都市最早的公共人防工程。防空洞工程主体为拱形通道,长200米、宽5米,洞内净高2.8米,总建筑面积约1000平方米,出入口4个。

  2010年,为了满足市民群众夏季纳凉需求,成都市人防办对成都一号防空洞进行了整修,免费向广大市民开放。2012年至2015年期间,成都一号防空洞逐步补充完善电力、通风、消防、监控等设施设备,建成了公益性的市民纳凉场所。

  成都人民公园防空洞(成都一号防空洞)。(成都市设计咨询集团供图)

  最近一次改造是从2023年初开始,由于缺乏原始图纸,成都市人防院多次深入现场踏勘、图纸测绘,通过各种方案的技术经济比较分析,编制完成了《1号防空洞通风消防改造项目现场勘察与安全风险评估报告》及《改造设计方案》,在此基础上以10项相关标准为依据,最终完成施工图设计,将其通风及消防系统进行了升级改造,为市民在此纳凉提供了舒适的环境和安全保障。

  在现场勘察与安全风险分析中,成都市人防院针对成都一号防空洞的建筑防火、结构安全、通风、给排水、电气专业等方面进行现场勘察、风险分析,并提出技术措施及建议。

  由于成都一号防空洞在后期被列入文物保护建筑,成都市人防院在报告中还特别就消防改造对文物造成的风险进行了分析评估。

  针对改造可能对防空洞带来的结构安全、环境影响、文物损坏等方面风险,成都市人防院提出了如合理划分防火分区、严禁破坏原结构主体承重构件、恢复工程通风井道功能、增设消火栓给水系统及加压稳压系统等通风消防改造技术措施,有效保护了文物建筑和降低使用过程中可能发生的火灾风险。(完)

来源: 成都市设计咨询集团
【责任编辑:徐梦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