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四川 > 信息 > 正文
202407/1917:28:43
新华网

向新而行 四川“水运高速路”通江达海

信息2024-07-19 17:28:43
字体:
分享到:

运长江上游的泸州港,塔吊林立、机器轰鸣,外贸货运繁忙。今年上半年,作为四川第一大港的泸州港累计开行集装箱班轮507航次、中欧班列8列,货物吞吐量386万吨,同比增长9.18%。

这是四川水运全力推动“提质倍增行动”首战首胜的生动缩影。据悉,四川航务海事部门坚持将水路运输发展放在国家区域发展大局和西部大开发战略全局中思考谋划,锚定共建长江上游航运中心目标,在加快基础设施建设、聚力水上运输发展、筑牢安全环保底线等方面均取得了显著成效。1-6月,四川内河水运完成投资31.06亿元,达年度目标的51.8%。全省水路货运量、周转量、港口吞吐量、集装箱吞吐量分别同比增长15.74%、19.51%、7.7%、8.5%。

提速共建 畅通内河航道网“向江图强”

夏日的四川大地上,工程现场一派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从嘉陵江到岷江,一个个重大水运项目提速竞跑,将成渝地区航道连线成网,成为推动西部高质量发展新的增长极和动力源。

4月29日,嘉陵江利泽航运枢纽工程船闸正式通航暨首台机组发电活动在合川举行,标志着川渝合作共建长江上游航运中心的首个航运枢纽正式进入运行阶段。与此同时,岷江龙溪口航电枢纽厂房主体土建、泄洪闸、船闸已基本完成。岷江龙溪口至宜宾合江门航道整治项目筑坝、疏浚等主体工程完工。岷江东风岩正开展施工营地、右岸施工辅助设施建设工作。

岷江龙溪口航电枢纽工程实景。(四川省航务海事管理事务中心供图)

四川充分发挥涉水项目拉动效应,基础建设“含金量”显著提升。1-6月,四川省水路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1.06亿元,新增高等级航道44.1公里,总里程即将突破2000公里,位居西部前列。

据介绍,四川省交通运输厅已会同四川省水利厅等3部门联合印发《四川省通航建筑物运行调度管理办法》,从制度层面解决通航建筑物开放时间、停航检修时间不统一,养护管理不规范等难题,进一步打通航道“堵点”,让“黄金水道”产出更好的“黄金效益”。下半年还将加快编制《四川省港航基础设施中长期建设方案(2035年)》,助力四川推进基础设施提档升级,加快构建干支衔接的“一横五纵多线”航道网,畅通水上出川大通道。

多向发力 推动水运物流“提质增效”

5月21日,宜宾港砂石骨料和玄武岩铁水联运专列实现“双首发”,发运货物量近7000吨,经宜宾港中转后分别发往四川资阳和江苏江阴,标志着宜宾港在加快建成长江上游多式联运基地进程中又迈出重要一步。

“玄武岩和砂石骨料铁水联运项目的落地,预计全年将为宜宾港带来约40万吨以上增量。”宜宾港(集团)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兴奋地说道。

今年是四川水运“提质倍增五年行动”的首战之年,也是四川多式联运拓线扩网之年。泸州港、宜宾港至长江中下游港口集装箱班轮周开行25班,宜宾港铁水联运班列实现首发开行,广元、广安至重庆集装箱水水中转航线实现运输常态化。1-6月,四川省水路货运量、周转量、港口吞吐量、集装箱吞吐量分别同比增长15.74%、19.51%、7.7%、8.5%,大宗货物中长途“公转水”货运量907万吨、同比增长16.7%,占比达30%。

泸州港集装箱码头实景。(四川省航务海事管理事务中心供图)

这组增势喜人的数据,正是四川水运综合施策成效显著的直观体现。

释放红利“优环境”。《四川省扶持内河水运发展“以奖代补”实施方案》把“真金白银”补贴政策落地落实,政策出台以来新成立航运企业10家,累计新增货船46艘、17.31万载重吨,在建船舶18艘、近4万载重吨,充分激发市场主体更新改造的内生动力。

船舶升级“提运力”。常态化开展船舶突出问题整治,注销拆解老旧船舶172艘,动态清零脱检船舶94艘,已完成全年船舶检验质量复核任务的90%。持续优化船舶运力结构,投用新能源船舶62艘,全省千吨级以上载重货船达391艘,船舶运力规模提升15%。

航道管养“保畅通”。组织开展嘉陵江通航建筑物年度集中检修,完成航道养护技术核查,开展26期金沙江、岷江、嘉陵江等高等级航道尺度实测并对外发布,指导航道段养护单位、通航建筑物运行单位及时清淤,确保航道通畅。

壮大市场“调结构”。做好摸清运输计划、保障船舶过闸、搭建对接平台等各项重点工作;主动挖拓适水货源,加密集装箱班轮航线,加强岷江、金沙江、嘉陵江到长江的干支中转和水水中转;大力拓展水上消费场景,全省5条旅游精品航线项目完成验收,春节、“五一”等节假日水上旅游实现大幅增收。

稳定发展“牢底线”。3216艘非运行船舶在汛期前全部进入集中停泊区实现动态统一管理,全力“防跑船、抗洪峰”。持续推进“平安渡运”项目建设,100个“平安渡运”项目加快实施。组织开展安全检查,问题隐患整改实现全流程闭环。持续抓好港口、枢纽大坝和项目建设安全,为水路运输行稳致远奠定坚实基础。

在多重战略叠加和交通区位拉动下,四川水运正着力构建畅通高效的运输组织、发展优化充足的供给结构、打造优质便捷的服务,为“立体式”开放格局积蓄发展新动能,让内陆腹地进一步变身开放高地。

科技赋能 以新质生产力推动“绿色水运”

1月,四川省首批电动新能源货运船舶建造启动仪式在广安港举行,规划投资近2000万元建造2艘1100吨电动货船;自2022年3月过鱼监测系统运行以来,桃花鱼、胭脂鱼等10余种鱼类通过鱼道洄游,累计数量达4万余尾;5月,万吨级LNG双燃料动力货轮“中宏1011”载着建筑材料驶进泸州神仙桥码头;7月,泸州港引进无人驾驶卡车Q-Truck,成为四川首个应用无人驾驶新能源集卡的智慧港口……水运的绿色潜力不断发掘。

泸州港无人驾驶卡车Q-Truck。(四川省航务海事管理事务中心供图)

299艘船舶受电设施改造完成,船舶生活垃圾接收量93.08吨,生活污水14147.74立方米,含油污水75.35立方米,四川省船舶垃圾、生活污水、含油污水的转运处置率分别达到98.27%、99.98%、100%。

重点水域港口码头岸电基础设施覆盖率已达93%,靠港2小时以上船舶全部使用岸电。全省投用新能源船舶62艘。新建3个“零碳渡口”,累计已建成13个“零碳渡口”。

船员正在使用岸电设施。(四川省航务海事管理事务中心供图)

在建重点水运工程引入生态保护整治工艺,减少天然建材用量、促进生态环境修复,其中岷江犍为航电枢纽仿生态鱼道、鱼类增殖放流站等项目投资已超2亿元。

泸州港、宜宾港数字化转型进入新阶段,逐步成为交通领域新质生产力的“孵化地”,AI驾驶、物联网等技术应用更加成熟,基础设施更加智能,作业效率更高效。

“下一步,我们将以共建长江上游航运中心为主要推动力,持续打造平安、高效、畅通、绿色、智慧的四川水运,为新时代西部加快形成大保护、大开放、高质量发展的新格局贡献水上力量。”四川省航务海事管理事务中心负责人表示。(完)

来源: 四川省航务海事管理事务中心
【责任编辑:李婷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