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四川 > 信息 > 正文
202407/2217:07:46
新华网

校院企地齐发力 四川大学“强韧链,促智造”暑期社会实践团走进四川德阳

信息2024-07-22 17:07:46
字体:
分享到:

  7月15日至19日,四川大学“强韧链,促智造”暑期社会实践团聚焦高端装备与人工智能产业,行走经济一线、深入企业车间,前往四川省德阳市4个区(市)县的16个重点企业和4个园区管委会开展实地调研和座谈,推动社会实践与理论研究双向融合提升。

  此次调研活动依托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重大突发事件情境下重点产业供应链韧性评估与对策研究”,组建了以四川大学暑期社会实践团为主,德阳市经济和信息化局、数据局和四川省工业和信息化研究院深度参与的调研组,旨在通过实地考察和座谈交流,探索如何增强重点产业供应链的稳定性和竞争力。

  调研现场。(四川大学供图)

  据德阳市经济和信息化局、数据局相关领导介绍,德阳市工业基础雄厚,是中国重大装备制造业基地、国家首批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正大力建设中国装备科技城;同时,德阳市获批建设四川省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正加快打造具有示范带动作用的人工智能产业高地和创新高地。

  调研组先后走访了国机重装、东方汽轮机、东方电机、云上天府等代表性企业。调研过程中,实践团成员见证了德阳市在智能制造领域的雄厚实力与创新成果,如5G全连接数字化工厂、精密加工设备的自动化生产线和智能机器人的灵活作业场景等。

  通过与企业采购、技术、研发等部门的负责人进行面对面交流,实践团成员了解到了企业是如何保障产业供应链的安全稳定和自主可控的。

  实践团成员与企业各部门的负责人进行面对面交流。(四川大学供图)

  实践团成员、四川大学博士生杨倩感叹道:“老一辈工程师敢于攻关、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深深地感染了我,我们青年学子更应自强不息,要把自己的专业知识投身到国家经济安全建设中去,书写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的青春篇章。”

  在与园区管委会的座谈过程中,实践团成员了解到,园区企业普遍采取纵向扩展供应链和培育上游供应商的措施来增强韧性,管委会则主要通过“以商引商”和“产业链招商”的形式帮助企业进行强链、补链和延链。同时,针对企业“智改数转”难题,政府已出台降低优惠政策门槛等扶持措施,旨在助力中小企业跨越技术门槛。

  实践团成员、四川大学博士生彭俊霖在调研结束后总结道:“保障产业供应链安全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链主企业、中小企业和院校齐发力,共同打造良好的上下游全链条生态。”

  据了解,实践团将整理访谈文本,总结调研成果,形成调研报告,并在带队老师的指导下形成智库成果专报递交有关政府部门,为提升重点产业供应链韧性提供决策参考,助力更多政策精准落地。(完)

来源: 四川大学
【责任编辑:徐梦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