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中旬,四川省简阳市禾丰镇元吉社区、丙灵村的童伴之家显得格外热闹。成都职业技术学院的胡小弦、李红婷两位老师带着11位大学生志愿者们来到了这里,开启了为期7天的暑期志愿服务之旅。他们穿着统一的志愿者服装,聚焦童伴计划,为当地留守儿童带去了不一样的暑假生活。
“童伴计划”是共青团关心关爱农村留守儿童、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参与创新基层社会治理、助推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为切实服务留守儿童健康成长,按照“一个人·一个家·一条工作纽带”的工作模式,简阳市共设立6个童伴之家,其中禾丰镇就有两个,分别位于元吉社区和丙灵村。成都职业技术学院组织大学生志愿者入驻丙灵村、元吉社区童伴之家,开展安全自护和多彩假期活动20余场次,覆盖留守儿童及监护人百余人次。
实践队员们深入元吉社区和丙灵村,逐一入户开展儿童心理健康调研。在调研中,实践队员们发现留守儿童存在安全意识不强、社交主动性不强、情绪表达不畅、学习积极性不强、依赖手机等现象,这些情况为实践队后续关爱行动明确了主题方向。
针对安全意识不强,实践队围绕防溺水、防地质灾害、防拐防诈、防校园欺凌、普及留守儿童政策法规等多个维度,开展了一系列宣讲活动。通过生动的讲解、互动问答及趣味游戏,不仅增强了留守儿童及其家长对权益保障的认识,还普及了防溺水、防拐卖、地质灾害预防等安全知识,并引导儿童勇敢面对欺凌。同时,通过红绿灯交通游戏,寓教于乐,提升了儿童的交通安全意识。
针对留守儿童普遍存在的社交主动性不强、情绪表达不畅等问题,实践队设置了“心情游乐园”游戏,通过探索情绪地毯,教会孩子们识别与表达情绪,提升情绪管理能力。团队特别策划的“给烦恼说拜拜”互动游戏,让孩子们勇敢释放内心困扰。孩子们在参与两场游戏的过程中体验交流和分享的快乐,触发社交主动性,在欢笑中学会自我成长。
针对学习积极性不强、依赖手机等问题,实践队开展一系列有趣有爱的主题活动:聆听革命英雄事迹、创作红色手工艺品、唱响红歌、红色绘画、体验书法之美、拓展阅读、作业辅导等活动。同时,实践队员们结合自己所学专业开设系列职业启蒙教育活动,为孩子们搭建了探索未来职业世界的桥梁。来自不同专业领域的志愿者们,通过模拟产品售卖、物流超能力揭秘、“小小会计师”体验及连锁经营初探等形式,让孩子们在互动体验中了解各种职业,激发职业兴趣,培养职业素养和综合能力。(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