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7日,成都市生态环境局召开新闻通气会,对成都市创建省级美丽河湖、开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成果动态更新工作进行通报。据悉,目前天府新区兴隆湖、龙泉驿区东安湖、双流区白河已成功创建省级美丽河湖。到2027年,成都力争建成美丽河湖5~6个;到2035年,“人水和谐”美丽河湖基本建成。
成都市生态环境局水生态环境处二级调研员曾章勇介绍,成都市按照标本兼治的原则,制定科学系统的治理方案,从水环境质量、防洪能力、生态系统、亲水景观等多方面综合施策、科学治理。一方面通过采取综合水污染治理措施,如修复病害管网、完成老旧片区雨污分流改造、推进农村污水处理设施改造等方式系统全面推进水环境质量的改善工作;另一方面着重构建健康水生态系统,充分引入专利技术,科学设计、构建、调控和维护水生生态系统,完善水中生态系统的食物链,提高水生生物多样性,形成全面稳定的水生态平衡,提升水体的自净能力,从根本上改善水质,长远提升水环境质量。
在改善水环境质量的同时,从市民生活、休闲需求出发,依托河湖自然景观的优势,打造城市森林公园、湿地公园等自然景观。深度挖掘本土水文化内涵,设计文化展厅、水文化艺术墙等文旅设施,结合智慧化管理、互动体验等理念,构建自然景观、历史文化与现代时尚交相辉映的文化标识体系,成为市民生活新方式及城市休闲新场景的城市新地标,切实增强周边老百姓生活中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发布会现场,成都市生态环境局行政审批处处长杜康还对成都市开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成果动态更新工作进行了介绍。据悉,今年7月,经成都市政府同意,成都市生态环境局印发《成都市2023年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动态更新成果》,明确了“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源头预防、系统保护,精准科学、依法管控和明确责任、协调联动”的基本原则和2025年初步形成全市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及2035年全面建立体系健全、机制顺畅、运行高效的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制度的工作目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