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四川省邻水县大力推动教育民生工程,不断书写着教育民生事业的新辉煌。
加大投入 提升办学水平
步入2024年的邻水,教育事业呈现出蓬勃发展态势。
在新落成的柑子二幼、普新幼儿园两所公办幼儿园里,色彩斑斓的墙面映射出光影,孩子们在操场上体验崭新的游乐设施,空气中回荡着他们清脆悦耳的笑声。教室里,崭新的桌椅和充满童趣的设计让一间间教室显得格外温馨。
邻水中学南校区鸟瞰图。(邻水县委宣传部供图)
在邻水中学南校区,巍峨的教学楼矗立于蓝天白云之下,教室里,先进的多媒体设备一应俱全。
“目前我校高一年级已经有17个班的学生搬入了南校区,等11月份宿舍楼装修完后,就会把高一年级剩下的4个班也全部搬过来。”邻水中学校长游世林表示。
此外,邻水县新改建的4所中小学也以焕然一新的面貌迎接莘莘学子。校园环境整洁优美,文化氛围浓厚。图书馆内书籍种类繁多,学生们沉浸在阅读的海洋中。实验室里,实验器材摆放整齐,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认真地进行实验。而对46所学校、1130间教室灯光的改造,更是体现了邻水县对学生的关怀。
保障权利 共筑教育公平梦
漂亮的幼儿园教室。(邻水县委宣传部供图)
邻水县始终坚持“两为主、两纳入”的随迁子女入学政策,将随迁子女教育纳入全县教育发展规划。
入学季的邻水,各所学校报名处人头攒动。一位进城务工的家长带着孩子早早地来到学校报名。负责报名的老师热情地接待了他们,耐心解答各种问题,并仔细审核报名材料。“你放心,只要符合条件,孩子一定能就近入学。”老师的话语让家长心中的担忧烟消云散。
如今,在邻水县各所学校的教室里,随迁子女与本地孩子并肩而坐,共同学习、共同成长。
为确保随迁子女顺利入学,邻水县教育部门提前部署,组织工作人员全面摸底排查,准确掌握随迁子女的数量和分布情况;同时,积极协调各学校,合理安排学位。2024年,邻水县教育部门按照相对就近、免试入学的原则,妥善解决了5101人次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就近入学问题。
精准资助 点亮学子希望之光
10月12日下午,在邻水县教科体局资助中心的办公室里,工作人员通过广安市惠民惠农“一卡通”阳光审批平台和广安市惠民惠农财政补贴“一卡通”发放监管系统,对邻水县2024年秋季受助学生信息进行严格审核,为即将进行的助学金发放工作做准备。
“本学期全县将发放助学资金2016.2245万元,惠及家庭经济困难学生34869人次。10月底前,这笔资金将通过广安市惠民惠农财政补贴‘一卡通’发放监管系统发放到学生社保卡账户。”邻水县教科体局资助中心负责人表示。
邻水县通过加强与民政、农业农村、残联等部门的信息共享与比对,精准掌握14类特殊困难群体学生的情况,确保资助工作无遗漏、全覆盖。2024年,该县共计将发放助学资金4041.131万元,惠及家庭经济困难学生69937人次。
孩子们在校园里一起玩耍欢笑。(邻水县委宣传部供图)
为确保资助工作的精准性和公正性,邻水县建立了严格的审核机制,对申请资助的学生进行逐一审核把关。同时,学校还积极开展心理辅导和关爱活动,帮助困难学生树立自信、勇敢面对生活中的挑战与困难。(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