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四川 > 正文
2024 10/2221:50:43 来源: 新华网

国内外专家汇聚四川绵阳研讨地震遗址保护

2024-10-22 21:50:43    来源: 新华网
字体:
分享到:

  新华网成都10月22日电(吴晓)10月21日,四川北川老县城地震遗址保护国际学术交流会在四川绵阳举行,国内外专家对北川老县城地震遗址保护建言献策。

  据了解,5·12汶川特大地震纪念馆包括室内场馆和室外遗址两部分,室内场馆主要是基本陈列《山川永纪》和地震科普体验馆,室外遗址主要是北川老县城地震遗址、沙坝地震断层遗址和唐家山堰塞湖遗址。

  科学有效地保护地震遗址是一项世界性技术难题。如何把地震遗址保护好、把地震科普开展好?来听听专家们怎么说。

  中国航空规划设计研究总院首席专家、文物防震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主任葛家琪建议采取增加钢桁架支撑、预应力拉索两种加固方式,运用新理论模型进行措施有效性研究,提升文物对地震灾害的免疫力,“遗址类结构建筑严重增损后,两类加固方式均有效提升了结构抗倒塌承载力2倍以上”。

  意大利罗马大学教授、欧盟标准委员会委员乔治欧·孟迪在报告中介绍了地震监测系统在罗马斗兽场中的运用。他提出,采取预防性的干预措施,能够对文化遗产的保护起到更好作用。

  北京交通大学教授、文物防震(振)研究中心主任杨维国介绍,一些新技术、新监测手段——比如能够时刻监测楼体沉降、变形和位移的高精度传感器,已经逐步应用到了北川老县城地震遗址的保护当中。这些技术为验证目前保护手段是否有效、是否需要进一步加强保护等问题提供了非常好的数据。

  雅典国立理工大学土木分院院长、地震工程实验室主任迈克尔斯·弗拉吉达基斯在参观北川老县城地震遗址后“很震惊”,他说,能将北川老县城地震遗址保护下来,并向公众开放,这是一个里程碑。游客可以来到这里,了解地震的规模,以及它的破坏性有多大。(完)

【责任编辑:李婷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