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四川 > 正文
2024 10/2709:40:26 来源: 四川日报

西南最大新型超微细粉体材料生产基地冲刺年产值7000万元目标

2024-10-27 09:40:26    来源: 四川日报
字体:
分享到:

【目标锁定】

  位于乐山峨眉山市的四川省中科乐美新材料有限公司,以超微细钙等多种新材料产品的研发及生产为核心。现已投产的40万吨新型超微细粉体材料生产项目,是西南地区最大的新型超微细粉体材料生产基地,也是四川省重点工业项目。

  当前,该公司正全力冲刺生产,通过超微细粉体材料和水溶性高分子材料两大生产线,对内加强技术研发投入和质量把关,对外加速拓展销售渠道,紧盯同比翻番年度目标冲刺,力争交出年产值7000万元的年度成绩单。

【冲刺现场】

  粉碎、碳化、氧化、脱水、包装……10月22日,记者走进位于峨眉山市九里镇的中科乐美公司Ⅰ型新材料生产车间,40万吨新型超微细粉体材料生产线一片忙碌。多台振动筛持续旋转,大型包装机规律地做着“广播体操”,一袋接一袋地包装着新出炉的产品。叉车在包装机和产品堆之间来回穿梭。

  “紧盯年度目标任务,我们第四季度正加紧奋战,可完成2000多万元产值。”中科乐美公司总经理徐晓萍介绍,40万吨新型超微细粉体材料生产线投产一年来,生产效率大幅提高,年产值翻倍。

  40万吨新型超微细粉体材料生产项目占地约90亩,依托峨眉山市石灰石资源优势和中国科学院创新技术,生产出的新型碳酸钙超微细粉体材料广泛运用于塑料、造纸、涂料、医药等行业,填补了国内产业空缺,实现完全替代进口产品。

  在徐晓萍看来,不仅要冲刺年产值目标,还要响应客户需求,持续对产品进行更新迭代和技术升级,“新一代产品正处于中试阶段,争取年底推出能应用于高端行业的新材料产品。”

冲量

车间班次产量提高20%

  “多台振动筛同时工作,生产效率更高,产品出得更快。”Ⅰ型新材料生产车间总管唐公明用手指在振动筛间来回蘸取浆液确认产品质地。他说,通过碳化后的浆液必须经过振动筛完成除渣流程,然后进入后续脱水干燥、包装等流程,工序约20道,每道工序不间断紧锣密鼓加紧生产。

  随着流程往下走,超微细粉体成品通过机器一袋一袋装好,自动化操作与人工配合。车间工人将每袋包装成品出炉的时间、顺序、重量、数量等信息都仔细记录在册。中午12时,4个小时装袋近30袋,每袋约800kg,成品出产量直线上升。“我等后面还有几袋装完再去吃饭。”负责装袋的工人说,年底赶进度,能多赶点就多赶点。

  生产线拉满进度条,车间工人也实行倒班制。“根据公司下发的市场需求任务单,我们车间三班两倒排得很满。”唐公明说,进入第四季度后,车间优化时间管理,保证产量跟上订单需求。

  按照冲刺年度目标任务单要求,唐公明带领车间工人日夜奋战,“以前每班每天生产50吨产品。这个季度,我们每班每天产量达60吨,产量直接提高20%。”

  冲刺目标,中科乐美公司各环节均不松懈。在与记者简短的交流过程中,徐晓萍正忙着签订明年的订单合同,工作电话一个接一个。她告诉记者,订单其实已排到明年了,还有几个新订单也正在落地。

  载着原料和装满成品的货车在厂区频繁进出。记者了解到,这样的货车一天要进出厂区20余车次,车次数量增加近3%。新产的新型超微细粉体材料,随着货车销往宜宾、成都、重庆等地。

保质

检测人员与技术同步跟上

  根据中科乐美公司数据,在生产方面,该公司产量较去年同期增长40%,销售额同比提升50%。产量大幅增长,质量能得以保证吗?

  “能!”徐晓萍坚定地说,产量走上坡路,质量不能走下坡路。依托中国科学院创新技术,目前企业已培养30余名专职研发人员,并建立检验检测常态化机制。随着产量提高,实验室技术检测人员配置在近期增加一半,“检测过关了,产品才能运出厂区。”

  记者来到中科乐美公司实验楼,电镜室、水溶性高分子实验室、分析检测室、精密仪器室等十余个专业实验室一应俱全。“这是我们把超微细粉体新材料产品放大40倍后看到的形态。”多名身穿白大褂的技术人员正在使用滴管、显微镜、量杯等工具一遍又一遍地进行实验,并通过高端精密仪器,一丝不苟地核实、比对实验数据。

  “这是我们新购置的扫描电子显微镜,它可以将产品放大至纳米级别,满足了市场对纳米材料的验证需求。未来,我们主要做现有资源的一个高价值利用,主要的方向是热储能以及钻井业。”技术研发部经理曹宇翔介绍,目前已实现对超微细粉体数十纳米到微米级的粒径以及多种精细粒型控制。

  徐晓萍透露,中科乐美公司要当好新材料行业里的“排头兵”企业,部分环保设备正在升级,生产工艺不断优化。预计2024年底,公司将推出粒径更小、晶型更规则的新产品,进一步提升市场竞争力。(记者 杨艺茂)

【责任编辑:李婷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