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工委作为群众性工作组织,参与基层治理具有广泛的社会基础。成都各区(市)县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找准小切口,组织“五老”亮明身份,以绣花功夫为成都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助力添彩。今天,我们一起来看成都市新都区关工委的探索实践。
近年来,成都市新都区关工委充分整合“五老”资源,通过成立“五老工作室”,为离退休“五老”搭建老有所为的平台,以助力基层治理为切口,引导“五老”在乡村振兴、矛盾调解、民生服务等方面发挥余热、贡献桑榆力量。
据了解,新都区关工委充分借助“五老”力量,不断延伸基层治理触角,在充分发挥“五老”人熟、地熟、情况熟等优势的同时,利用他们丰富的社会经验、专业知识和在群众中较高的威望,有效化解社会矛盾和各类隐患,推动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新格局。
新都区大丰街道铁路社区肖代玉带头组织起一支多元力量共同参与的网格队伍,将关爱青少年成长、促进家庭和谐等理念融入日常工作中。他们通过组织丰富多彩的社区活动,搭建起青少年与社区之间的桥梁,不仅丰富了社区青少年的课余生活,更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同时,网格队伍还密切关注社区内的家庭状况,特别是针对困难家庭,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与支持,营造了温馨和谐的社区氛围。
新都街道“老关大爱”工作室由新都街道关工委执行主任曾章友牵头,现有“五老”志愿者骨干36人。该工作室自组建以来,聚合多方力量积极参与基层治理,目前已实现组织共建、资源共享、活动互联。该工作室还牵头创建“党建引领播种,关建开花结果”帮扶工作品牌,关爱老人和特殊青少年。近年来,该帮扶工作品牌组织“五老”志愿者骨干与特殊少年儿童结对帮扶,帮助9名孩子解决了基本生活问题,为3名特殊儿童解决了入学问题;在关爱老人方面,2023年共慰问老年人特殊群体198人次,其中困难老人18人、空巢老人8人、失能老人21人、百岁老人7人。
与此同时,新都区关工委充分挖掘“五老”在社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中的力量源泉,组建了一支经验丰富、影响力强的“五老”宣讲团队伍。为了延伸宣讲员的触角,拓宽接触面,宣讲团特别注重吸纳来自镇(街道)的“五老”人员加入。他们身处基层,与群众联系紧密,对当地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有着深刻的了解和独到的见解。他们的加入,使得宣讲内容更加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增强了宣讲的感染力和说服力。
“下一步,新都区关工委将继续探索新形势下‘五老’工作新思路,充分发挥‘五老’优势,不断为基层治理注入‘五老’活力。”新都区关工委相关负责人说道。(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