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客户端成都12月29日电(记者袁波、张海磊)“以绿色有机大米为重点,全力打造一批品种好、品味高、品相佳、品质优、品系全、品牌响的‘遂字号’特色鱼米农产品……”28日,在2024新时代“天府粮仓”发展年会上,由四川省遂宁市打造的“遂宁鱼米”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发布。
12月28日,四川省遂宁市,“遂宁鱼米”品牌发布。 新华社记者 江宏景 摄
遂宁是四川丘区传统农业大市,也是四川唯一整市推进鱼米之乡项目建设的地级市。近几年,遂宁以全产业链思维布局农业发展,推动“遂字号”特色农产品加速走向全国,成为四川打造新时代更高水平的“天府粮仓”的一个缩影。
27日下午,记者在遂宁经开区“天府粮仓”高标准农田合作示范区看到,此前的200多条土埂已经被填平,大小不等的零散地块被改造成一片超过500亩的连片耕地,还配有灌溉水源、渠道和田间道路等耕作设施。
近年来,当地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稳定增加耕地面积、改善土地耕作条件、提升土地产出能力等举措,进一步筑牢耕地保护的“安全网”。
“遂宁鲜·梦工场”天府粮仓原料基地。新华社记者尹恒 摄
遂宁市农业农村局总农艺师杨桓介绍,这些年遂宁探索形成了“三方共耕”“三免两减半”“成建制流转”等撂荒地复耕复种利益共赢模式,2020年以来,累计整治撂荒地53.8万亩,越来越多的“荒地”变成了“粮田”。
“谁来种地”是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共性难题。
“小农经济不可持续,只有具备一定规模的主体才有能力引入良种良机良法。具备现代企业组织管理能力、全产业链布局和品牌建设能力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由之路。”四川天府粮仓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李雪剑认为。
于是,遂宁开始有了农业“4S店”。当地和省属国有企业四川省商投集团合作,以推进建设“遂宁鲜·梦工场”为载体,打造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核心举措是4个‘SUPER’,简称遂宁鲜‘4S店’,即超级原料大市场、超级食品加工总部、超级冷链物流、超级营销基地。”遂宁市委副书记景临介绍。
川渝(遂宁)新质农林产业融合示范园(下称示范园)是“遂宁鲜·梦工场”船山先行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进行粮油仓储、冷链物流以及农林产品深加工。
参会农业专家现场体验“遂宁鲜·梦工场”农产品。新华社记者 江宏景 摄
记者27日下午来到现场看到,这个藏于川中丘陵深处的现代农业产业园里,一座仓储冷链物流仓库已经封顶,旁边几栋楼也正在加快施工中。
遂宁市船山区委副书记杨奎南表示,项目全面投产后,预计能新增年销售收入亿元以上的市级农业龙头企业2户,新增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15户。在联农带农方面,预计可带动新增就业1000余人,带动增收2350万元。
农业品牌全生态化布局、全产业链开发、全价值链提升,在全力保障粮食安全的同时,越来越多的 “遂字号”正在闯出名堂。
通过整市推进高标准农田示范建设,遂宁的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高10%以上,粮食总产量增幅连续8年走在全省第一方阵,以四川1.9%的面积、3.8%的耕地,产出了全省4.1%的粮食。同时,越来越多的“遂字号”特色农产品正加速走向全国,生猪、白羽肉鸡、白芷、食用菌等产业基本实现全链条发展,白萝卜、莲藕、白芷规模化种植面积全省第一,肉类罐头产量占全省比重超过1/3。
“下一步,遂宁将建立健全‘资本下乡能赚钱、农民进城能发展’的机制和平台,以市场利益驱动粮食扩面增产,统筹建好44个粮油作物千亩高产示范片,大力培育‘新农人’,加快提高农业科技化和机械化水平,为打造新时代更高水平的‘天府粮仓’贡献更大遂宁力量。”遂宁市委书记严卫东说。
针对粮食产业“产购储加销”等环节存在的资源分散、产业链协同不够、价值链挖掘不深等问题,四川省粮食行业还在28日举行的新时代“天府粮仓”发展年会上成立了“天府粮仓”产业联盟,以期进一步整合资源,汇聚发展力量,激发创新活力,为建设新时代更高水平的“天府粮仓”提供更大助力。(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