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0日,由中共成都市新都区委宣传部与清流镇人民政府共同出品的梨花文化旅游季主题曲《泉映梨花》在咪咕音乐独家首发,标志着“雩风起 梨花开 聚清流”2025成都新都清流梨花文化旅游季正式启幕,多位艺人通过视频为活动打call。
据悉,本次活动将持续至3月29日,以“节会经济+文旅IP+产业振兴”模式,将传统文化、非遗技艺与现代科技相互交织。
活动现场。(新都区农业农村局 供图)
一枝梨花带来的经济效益
“簪花太美了!”来自成都的游客李女士头戴梨花发饰,身着淡青色襦裙,兴奋地展示梨木手作。她与女儿参与了“簪花梨雪妆造体验”,母女俩的汉服造型引得摄影师频频按下快门。
十年前,清流编制了千亩梨花赏花基地发展规划和实施方案,并确定新九路示范线作为赏花基地规划区域,以黄龙梨花园为中心,将双车坊、艾芜故居等特色景点有机串联,打造成集赏花休闲、鲜果采摘、餐饮娱乐为一体的“泉映梨花”赏花基地。2018年成功创建“泉映梨花”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孕育了果味清香,甘甜清冽的泉水梨。其中,“宝石梨”的市场价格可达10元/斤,每年可帮助果农创收200多万元。此外,一场梨花节能吸引约15万人次的游客前来,进一步增加了经济收入。
“这不是一场简单的赏花会。”清流镇相关负责人介绍,早在开幕前两日,周边农家乐、民宿、农产品销售就好起来了,预计旅游季期间收入将突破百万元。
本次活动由成都新都投资集团主办,通过“梨花+文创+科技+电商”的立体化设计,这场政企民联动的集会,不断释放“千亩梨花”的虹吸效应。
活动现场。(新都区农业农村局 供图)
新场景下的流量密码
集市人流络绎不绝。一架载着包裹的中通快递无人机腾空而起,尔后稳稳降落在不远处的驿站。紧接着,包裹被迅速转入无人车,快速送达目的地。
物流科技与梨花文化旅游季古韵的碰撞令人耳目一新。但这出演绎,实际去年就已在清流实景落地。
据清流镇相关负责人介绍,去年九月,清流就以“云端速达+空地联动”的方式开启物流配送,无人机搭载无人车,费用比同城闪送、急送等即时配送更低。
本次梨花节期间,商家开启“即买即寄”服务,触发游客二次消费,而无人机配送减少商品搬运损耗,间接释放出促销让利空间。
新都区商务局组织了限上家电、汽车企业现场摆展,宣传多样化的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推荐新都5条赏花踏青线路,将梨花文旅的引流活动转化为消费动能。新都区卫健局中医义诊和中医适宜技术服务、中医特色产品展示台前,体验游客排起长队;新都区农业农村局展台前,正在宣传农业科普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科普“机器狗”如何实现巡田。“我们不是做技术嫁接,而是重构消费场景。”相关负责人表示,梨花古风场景融入现代商业,外加即时物流模式,预计三天客流量抵过常规市集半月。
1000亩梨园正值花期。花瓣随风掠过氢能源单车的车筐——200辆蓝色单车穿梭于艾芜故居、乌木泉湿地与梨园之间。
“今年首次引入氢能源单车,穿着汉服骑行,既解决景点之间的交通串联问题,又呼应环保理念。“清流镇相关负责人表示,节会是资源整合的契机,将打通“流量-留量-产业”闭环,最终反哺农业、提质增效。
乡愁里的歌声
本次梨花节首次推出全民K歌大赛,海选及决赛将分别于3月22日、3月29日在泉映梨花景区开启。
来自各地的青少年、职场人、高校学生、音乐创作人将在这里角逐出“歌王”桂冠。春风卷落的花瓣将成为天然提词器。《泉映梨花》原创音乐MV也在这里诞生。
“梨花节不止是看花,更要让文学里的春天活过来。”清流镇相关负责人说。数据显示,清流文旅环线升级后,沿线农家乐营收同比增30%,清流镇各类手工工坊订单增加。一列小火车,一条步道,一座故居,化作清流乡村振兴的新韵脚。
从西安自驾而来的游客周颖,后备箱塞着梨木手工品、神农草本药枕、清流板鸭和清流特色蒜薹。“本以为只是看花,结果买了套‘清流生活’。”她笑道。
这场梨花文化旅游季还将推出清流传统同义灯笼亮灯仪式、非遗打铁花、舞火龙等活动。(王玉萍 赖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