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四川 > 正文
2025 03/3121:35:47 来源: 新华网

擦亮金字招牌丨川酒泸州产区:“智改数转”驱动产业跃升,品牌共兴绽放多元魅力

2025-03-31 21:35:47    来源: 新华网
字体:
分享到:

  新华网成都3月31日电 四川泸州以“中国酒城”之名享誉世界,当前,川酒泸州产区正以智能化赋能传统酿造、用品牌多样化抢占市场先机、以全产业链协同推动千亿级产业集群升级,展现出强劲的产业韧性与创新活力。

  “智改数转”赋能高质量发展

  宽敞明亮的泸州老窖智能包装车间内,灌装、封盖、检测、装盒、装箱……5条生产线已实现全流程自动化,每小时可达到15000瓶的包装速度,生产效率较传统模式提升2倍以上。

  “国窖1573有一个莲花底座,以前由人工安装,不仅费时费力,还很难做到精准统一。而现在,机械臂一次就能完成18瓶酒的安装。”泸州老窖工作人员介绍,智能化设备的投用极大地提升了生产效率,仅需10人就能维持一条生产线的正常生产。

  位于泸州老窖黄舣酿酒生态园的智能包装中心。(四川省酒业研究和发展中心 供图)

  据了解,泸州老窖黄舣酿酒生态园的智能包装中心总建筑面积18.13万平方米,涵盖智慧包材中心、智能包装中心、智慧物流中心和供应链调度中心等多个板块,目前年包装能力达到10万吨,成品酒的储存能力达到500万件。

  古法酿造,智慧生产。作为川酒泸州产区的另一家龙头酒企,郎酒近年来也在智能化改造方面持续发力,在产能升级、生产管理、仓储物流及产业链协同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果。

  走进郎酒浓酱兼香产区智能立体库,12台机械臂、27台堆垛机和6台自动分拣机正有条不紊地配合运作。该智能立体库年周转储存量超过10万吨,可满足38辆货车同时作业,吞吐量超2万箱/小时。

  众多中小酒企同样紧跟智能化步伐,如醉清风酒业引入“智酿云”白酒工业互联网平台,从投粮到出酒全程智能化控制,实现63道数字化酿造工序、“20000+”工艺实时监测点的信息采集和数据控制。

  据介绍,泸州已建成全国首个白酒产业大数据综合服务平台,对全市130多家酒类产业链企业和40多家有关单位酒业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建成545个白酒产业相关的数据模型,全面促进白酒企业数字化转型。

  如今,智能化在川酒泸州产区已蔚然成风,成为推动产业升级的关键力量。结合云计算、工业机器人等新技术、新应用,川酒泸州产区全面深化酿造生产、仓储物流、质量管控、供应链管理等全过程数字化应用,建成一批“智改数转”示范工厂,走在了川酒行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的前列。

  品牌格局百花齐放

  泸州产区的白酒品牌版图,生动诠释了“头部领航、腰部崛起、新兴突围”的多元生态。当前,川酒泸州产区已形成以泸州老窖、郎酒、川酒集团为引领,仙潭、玉蝉、三溪3朵“川酒小金花”和巴蜀液、桂康等6户“省原酒20强”企业为支撑,其他规模以上酒企为基底的梯次发展格局,品牌矩阵覆盖高端、大众、细分市场全赛道。

  作为“浓香鼻祖”的泸州老窖,以“活态双国宝”为核心资源,构建起“双品牌、三品系、大单品”品牌体系。其中,国窖1573品牌稳居200亿元阵营,泸州老窖品牌体量突破100亿元。公开数据显示,2024年前三季度,泸州老窖营收同比增长10.76%,达243.04亿元;净利润同比增长9.72%,达到115.93亿元。

  作为酱香酒的头部品牌之一,郎酒以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和前瞻的战略思维,从“一树三花”聚焦到“两香双优”,推动“酱香”与“兼香”两翼齐飞。

  白酒生产车间。(四川省酒业研究和发展中心 供图)

  除了两大名酒企业,仙潭、玉蝉等“小金花”企业,以及川酒集团、顺成和庄园酒业等也各具特色。仙潭酒业依托赤水河左岸产区优势,坚持“老厂酱香”的定位,推动产品结构向上布局,从规模型竞争向利润型增长转型;玉蝉酒业则通过挖掘历史文化,提升品牌内涵,推出差异化产品,满足不同消费群体的需求;川酒集团整合260余家酒企、5万余口窖池,形成年产60万吨原酒的规模优势;顺成和庄园酒业聚焦果酒赛道,瞄准“微醺经济”,推出桑果之约、梅小梅等多款产品……

  当前,川酒泸州产区已形成百花齐放的品牌格局,可满足多样化消费需求。

  协同创新推动产业集群升级

  作为全国三大白酒“千亿产区”之一,泸州产区产业集群优势明显,产区内企业相互协作,形成了从原粮种植、基酒酿造、产品包装到市场营销的完整产业链。

  近年来,川酒泸州产区实施全产业链集聚发展战略,集中资源推进白酒产业延链补链强链,高水平建成泸州白酒产业园区,汇聚企业305家,涵盖原粮种植、白酒酿造、检验检测、商贸物流、会展金融等全产业链业态。

  郎酒庄园。(四川省酒业研究和发展中心 供图)

  此外,泸州还积极推动白酒产业与旅游、文化等产业的融合发展,构建起“产区+文化+体验”的全产业链生态体系。如着力保护老窖池、老作坊等文化遗产,打造泸州老窖旅游区、郎酒庄园等标志性酒旅融合项目,将传统酿造工艺转化为沉浸式体验场景。此外,泸州积极举办各类酒文化节活动,进一步提升了泸州产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政策支持也是推动产业集群升级的重要支撑。泸州市于2019年成立酒业发展促进局,先后印发《泸州“十四五”白酒产业高质量发展规划》《泸州市高质量建设世界优质白酒产业集群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泸州市加快建成世界级优质白酒产业集群十条政策措施》《关于进一步促进泸州白酒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等,规划“一核三区五组团”产业布局,每年统筹5亿元财政资金支持项目建设、品牌拓展、科技创新等。

  从“单点突破”到“生态共赢”,川酒泸州产区的跃升之路,是中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生动缩影。从“浓酱双优”的品质坚守,到“智改数转”的科技赋能,再到“多元共兴”的生态构建,这座千年酒城正以创新之笔,书写中国白酒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完)

【责任编辑:徐梦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