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四川 > 信息 > 正文
202504/1818:26:24
通川区委宣传部

达州:让理论宣讲有“盐”有“味”

信息2025-04-18 18:26:24
字体:
分享到:

4月18日,一场别开生面的理论宣讲在达州市通川区磐石镇开场,拉开达州市宣传委员来讲“理”首场示范宣讲暨“理响巴渠·乡约通川”主题宣讲活动序幕。与以往的理论宣讲不同,此次宣讲活动结合弹唱、脱口秀、说唱、猜谜等形式,让群众感受到了不一样的理论宣讲氛围。

活动现场。(李平 摄)

互动环节,通川区碑庙镇副书记孟交交、通川区罗江镇宣传委员邓茹月、通川区磐石镇宣传委员张晏榕以通川区特色美食碑庙米豆腐、罗江灯影牛肉、磐石草莓为谜面开场,宣传推介通川美食美景,引得现场观众争先抢答。

“说到李子这种水果,环凤脆李可谓家喻户晓。凤凰山因其独特的气候和地理环境,出产的环凤脆李皮薄肉厚、脆甜多汁。”说起环凤脆李,凤北街道宣传委员张小江如数家珍,让群众感受到家乡发展变化成效显著。

“防骗口诀心中记,上当多因捡便宜。红包返利花样多,馅饼不会天上落。诈骗手段千千万,你我务必要防范。”碑庙永红社区总支部书记、小喇叭宣讲员王邦忠讲述如何防范上当受骗。

活动中,六名通川宣讲员以丰富多彩的艺术表达形式,先后带来《捋顺“一根筋”》《土味变顶流!电商时代的乡村变形记》《因李致富》《传统佳节“活起来” 消费引擎“燃起来”》等宣讲内容。

据了解,为了让理论宣讲有“盐”有“味”,此次活动在稿件创作、表现形式、宣讲技巧、音乐卡点等方面都做了精心策划,用宣讲“走亲”,让理论“走心”,结合群众所需所盼,通过大家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宣讲,让宣讲“上接天线、下接地气”,让大家看得进去,更听得进去。

近年来,达州市创建“巴山挎包”“竹之声”“小蜜蜂”等基层理论宣讲队,以“理响巴渠”品牌为轴心,构建起立体化宣讲矩阵。其中,通川区建成达州市首个“学习小站”,率先开展宣传委员来讲“理”活动,为达州市理论基层宣讲提质增效提供鲜活经验。(郑涛)

来源: 通川区委宣传部
【责任编辑:李婷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