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四川 > 信息 > 正文
202505/1411:02:22
沿滩区委宣传部

自贡沿滩区联络镇中心村种出“番茄经济”

信息2025-05-14 11:02:22
字体:
分享到:

初夏时节,四川省自贡市沿滩区联络镇中心村的标准化蔬菜大棚内一片丰收景象:菜番茄挂满枝头,工人们穿梭其间采摘、分拣、装箱;一箱箱新鲜番茄即将搭乘冷链物流车,发往川南及成渝地区各大商超。这座占地60余亩的蔬菜基地,通过“集体经济+业主+农户”的联农带农模式,年总产值预计突破百万元,成为沿滩区乡村振兴的“样板田”。

工人们分拣番茄。(图据自贡网)

作为沿滩区乡村振兴重点示范项目,中心村蔬菜基地以“春番茄+秋黄瓜”轮作模式实现一地双收。基地投资150万元建成18座标准化大棚,配备滴灌、温控、防虫网等设备,番茄亩产从传统种植的2000公斤提升至4000公斤,糖度达8%以上。同时,基地以订单农业打通销路,与20余家商超签订供货协议,日均采收量稳定在3吨左右,高峰期达5吨,产品供不应求。此外,基地番茄、黄瓜通过绿色食品认证,采用生物防治、有机肥替代化肥等技术,每公斤售价较普通蔬菜高出15%。

“我们的番茄‘喝’的是山泉水,‘吃’的是豆饼肥,口感清甜,在成都批发市场能卖到每斤4元。”基地负责人李伟指着刚采摘的番茄介绍,2025年基地预计产出番茄120吨、黄瓜80吨,总产值120万元。

中心村通过“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三变”改革,探索出“集体有收益、企业有效益、农户有利益”的共赢路径。村集体入股分红,争取乡村振兴专项资金150万元建设基础设施,以固定资产入股企业,每年获得10万元保底收益+15%的经营利润分成;引入返乡创业企业负责品种选育、技术指导和市场销售,提供“产供销”全链条服务;流转土地60亩,流转土地农户年均增收300元/亩。

“我在基地打工两年了,既能照顾家里老人,每月还能挣2000多元。”脱贫户张大姐一边分拣番茄一边算账。据统计,基地已带动2户脱贫户稳定就业,户均年增收超3万元。

中心村党支部书记李其勇表示,基地的崛起离不开“党建+人才”双轮驱动,招引返乡创业企业家李伟投资建设基地,其团队掌握无土栽培、水肥一体化等10余项专利技术;成立“党员技术服务队”,开展种植培训12场,培养“土专家”“田秀才”8人;建立“业主+合作社+农户”利益共同体,三方风险共担、利益共享。

“明年我们计划扩大种植规模至100亩,新增‘草莓+西瓜’轮作模式,带动更多村民增收。”李其勇信心满满地说。

联络镇中心村蔬菜基地以“小番茄”撬动“大产业”,走出了一条“党建引领、产业兴村、共同富裕”的乡村振兴之路。截至2025年5月,基地已带动村集体经济年增收20万元,农户户均增收1.2万元,一幅“产业旺、乡村美、农民富”的画卷正在徐徐展开。(王亮)

来源: 沿滩区委宣传部
【责任编辑:蔡霈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