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4日,第十一届成都国际都市现代农业博览会在成都世纪城新国际会展中心正式拉开帷幕。本届农博会上,新都馆以“新都27 chill在这里”为主题亮相现场。
第11届成都农博会新都馆。(曹鹏 摄)
特色农产品创新升级
本次农博会,新都近20家本地农业企业携上百款“新都造”产品集中亮相,涵盖泡菜及调味品、粮油食品、休闲食品、鲜活农产品、智慧农业五大板块。
“折耳根居然还能做奶茶!清爽新奇,只有咱们新都想得出来。”展会现场,蓉城草根家庭农场推出的折耳根系列产品成为人气焦点。除新鲜折耳根外,折耳根奶茶、折耳根泡菜、折耳根版“老干妈”等一系列深加工产品,带来全新味蕾体验。农场负责人廖全方表示,通过延长产业链条和品牌化运营,原本普通的农产品实现了附加值倍增,也为小农户对接大市场提供了新路径。
廖全方正在向观众展示农场的折耳根。(曹鹏 摄)
另一侧,四川智盛天润科技有限公司展示的工厂化栽培天麻引发关注。该公司依托智能化环境控制系统,实现天麻标准化、规模化生产,有效突破传统种植受制于自然条件的瓶颈。公司负责人杨刚介绍:“下一步计划扩大种植规模,力争明年产能提升10倍,进一步拓展高端保健品和药用市场。”
此外,还有新繁泡菜、太和豆豉、赖汤圆、老川东牛肉等一批新都老字号同台竞技。川野食品的食用菌精深加工产品、金熊粮油的优质米面、合意食品的木糖醇核桃软糖等,令人眼花缭乱,展现了新都食品工业的深厚底蕴与创新活力。
农业机器人“组团”亮相
智慧农业展区中,新都绿控农业服务公司带来的三款农业机器人——轮式、履带式和山地巡检机器人,成为展会科技亮点。它们具备作物监测、气象感知、安防报警、语音交互与自主巡逻等功能,能够适应平地、泥泞、坡地、山地等多种环境,实现全天候无人化作业。技术负责人刘佳介绍:“这批机器人不仅有效缓解农业劳动力短缺问题,更通过数据驱动为生产决策提供支持。目前已落地川内多个示范基地,未来将推广至西南丘陵山区。”
据悉,新都区近年来大力推动数字农业建设,支持企业研发升级智能农机装备,此次展出的机器人正是新都智慧农业建设成果的缩影。
来自德国的观众在新都馆参观。(曹鹏 摄)
“新都27”破圈传播
本届农博会上,新都区聚焦“新都27”区域公用品牌,以“寻找幸运27”互动活动引爆观众参与热情。只要身份证号码含“27”、手机尾号为“27”或年龄为27岁的观众,即可在新都馆领取一份礼品。活动首日展台前便排起长队,成为展馆的“流量引擎”。
“新都27”是成都市新都区依托新都27公里乡村精品旅游环线打造的乡村区域公共品牌,是一条结合“美食、文创、亲子、体育”主题打造的农商文旅体融合廊道。近年来,新都通过IP化运营,让“新都27”形成独特的品牌记忆点。
第11届成都农博会新都馆。(曹鹏 摄)
“我们策划‘幸运27’互动,正是希望通过轻松有趣的方式,让更多人在参与中记住‘新都27’、喜欢‘新都27’,让这个品牌真正走进大家的心里。”新都区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据悉,目前新都区已建成1个省五星级农业园区、5个市星级农业园区、1个市级智慧农业创新应用基地,培育3个地理标志产品,拥有26家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2024年,新都区科技对农业增长贡献率超70%。新都区农业农村局局长曾纲表示,下一步将持续强化科技赋能和品牌引领,推进农业高质高效发展,助力乡村振兴全面提速。(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