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四川 > 信息 > 正文
202509/2910:41:19
四川省交通运输厅

九绵高速全线建成通车!成都4小时直达九寨沟

信息2025-09-29 10:41:19
字体:
分享到:

9月29日12时,由蜀道集团主导投建的G8513线九寨沟至绵阳高速公路(以下简称“九绵高速”)全线建成通车,在国庆假期前夕正式向社会车辆开放通行。川西北新增这条交通大动脉,让九寨沟、平武、北川三县不通高速公路的历史宣告结束,成都至九寨沟的车程由8小时大幅缩短至约4小时,绵阳至九寨沟的路程更将缩短至3小时左右。

九绵高速是连接川西北重要旅游目的地九寨沟与绵阳的交通大动脉。项目全长245.809公里,批复概算总投资409.98亿元,采用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标准建设,设计时速80公里。全线共设桥梁131座,隧道45座,互通式立交18处,收费站17个,服务区6处,桥隧比82.15%。

九绵高速平武涪江特大桥。(四川省交通运输厅 供图)

作为四川省唯一一条交通运输部绿色公路典型示范项目,九绵高速穿越白马王朗大熊猫国家公园以及平通河裂腹鱼类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项目将绿色公路建设理念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有机结合,以“生态九绵、熊猫家园”为蓝本,采用桥隧形式穿越大熊猫国家公园97.294公里,该路段桥隧比高达95%,仅占用公园岷山片区总面积的0.027%,对大熊猫栖息地的割裂作用近乎为“零”。同时,项目位于川西北高寒高海拔地区,走廊狭窄、土地稀缺,建设面临极其复杂的地形地质条件,具有“三多三高三难”的显著特点。建设团队秉持“最大程度保护、最小程度破坏、最大限度修复”原则,通过优化线位设计、减少弃渣场数量、推广“零开挖”进洞技术等措施,在加快推进项目建设的同时,显著降低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九绵高速厄哩寨特大桥。(四川省交通运输厅 供图)

被称为“川西天路”的九绵高速,贯穿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九寨沟县及绵阳市平武县、北川羌族自治县、江油市、游仙区,不仅可改善周边194万余名群众的出行条件,更串联起九寨沟、黄龙、王朗自然保护区、白马藏族乡、平武报恩寺等30余处优质文旅资源,形成“一路皆景、一路通景、一路向景”的交旅融合格局,对于实现沿线产业集聚与“两环六廊”大九寨交旅融合空间布局具有重要意义。

九绵高速依托沿线藏羌文化、白马文化及李白文化等多元人文背景,以“一站一格,一站一景”的设计理念打造了17个收费站,并积极推行“无亭化、集成化、轻量化”的新型收费模式,通过全线配置34台“智慧收费机器人”,全面提升通行效率和服务质量,实现了收费站的智能化升级。九绵高速还重点打造了一批智慧与文化相结合的标杆性新型收费站,成为九绵高速“交通+文旅”创新的生动缩影。

九绵高速九寨沟收费站。(四川省交通运输厅 供图)

自2016年开工至建成,4万余建设者历时9年推进九绵高速建设。全线最关键的控制性工程——白马隧道施工难度尤为突出,该隧道为全瓦斯隧道,右线全长13000米、左线全长13013米,是特长公路隧道,需穿越7处发育构造断裂带,Ⅴ级围岩占比高达97%,最大埋深1092米。对此,建设团队创新采用“强超前、快支护、紧步距”的“三道拱”施工支护理念,开展软岩隧道动态施工研究,制定层状变质软岩隧道大变形分级标准、安全控制基准及施工工法指南,并结合蜀道集团自主研发的“川隧大模型”实现精准施工;同时在运营期建立实时监测与预警系统,例如九绵高速的桥梁预警系统,可在桥梁出现严重威胁行车安全的巨大变形或垮塌落梁时触发实时示警,以提前规避突发灾害对通行的影响。

九绵高速的全线通车,不仅大幅缩短了交通时间,更开启了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新篇章。它直接串联了大九寨、大熊猫、大蜀道三大世界级文旅品牌,将有效促进“大九寨”旅游环线的繁荣发展,带动沿线丰富的旅游资源的整合与升级,实现了从“交通线”向“风景线”和“经济线”的跨越式发展。(完)

来源: 四川省交通运输厅
【责任编辑:李婷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