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四川 > 信息 > 正文
202509/3018:29:25
中共甘洛县委宣传部

四川甘洛县海棠镇:无人机变“运输机” 助力高山萝卜“飞”出深山

信息2025-09-30 18:29:25
字体:
分享到:

连日来,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甘洛县海棠镇双马槽村大山种植专业合作社的400亩萝卜迎来丰收季。山坡上,绿油油的萝卜缨子铺展成毯,圆润的萝卜从泥土中探出头;空中,无人机往来穿梭,稳稳吊装着刚采收的萝卜,旋翼扬起的风裹挟着泥土清香。这片曾因地势陡峭而耕作不便的土地,如今靠着特色种植与科技赋能,已成了村民增收的“致富田”。

萝卜丰收。(甘洛县融媒体中心 供图)

走进山坡地头,农户们穿梭在垄间,弯腰拔起、麻利去缨,一个个雪白滚圆的萝卜很快在地头堆成小山。与传统采收不同的是,这里没有肩挑背扛的辛劳,工作人员操控着无人机,精准悬停,挂钩、起吊,将装满萝卜的麻袋轻松运送至路边的运输车。

无人机正在将萝卜运送至运输车。(甘洛县融媒体中心 供图)

“我们大山合作社流转土地900多亩,今年种了400多亩萝卜,我们这个是订单式的,主要销往乐山和成都,我们这里山高坡陡,运输不方便,今年我们采用无人机来吊装,既节约了人工,又大大提高了效率。”基地管理人员余会介绍。

据悉,大山合作社总经理罗伦全曾是西昌学院教授,退休后回到家乡双马槽村,流转900亩土地深耕种植业,引进萝卜与工业辣椒项目,还配备了全自动萝卜清洗设备,以订单农业模式稳步打开市场。去年,甘洛县农业农村局为合作社修通了窑厂至基地的2.5公里产业路,落实奖补资金,为产业发展注入“强心剂”。在多方助力下,数百亩萝卜不仅适应了山地气候,更在科学管理中实现品质跃升,这些高山萝卜成了市场上的“香饽饽”。

萝卜清洗装袋。(甘洛县融媒体中心 供图)

红火的萝卜产业不仅激活了双马槽村高山坡地资源,更给当地村民带来了家门口的就业机会。从种植、管护到采收、清洗、分级包装,基地常年吸纳周边农户务工。采收阶段,每天至少有30多人在基地和清洗分装流水线上务工,最多的时候能到50人,让大家在田间地头就能挣到钱。“这个萝卜基地建起后,对我们有很大好处,今年我能挣一万多元。”正在自动化清洗分装线上忙碌的村民易昌芬笑容满面地说。

从陡坡上的“试验田”到规模化的“致富基地”,双马槽村的萝卜种植不仅蹚出了特色农业路,更以科技赋能破解了山地种植难题。一个个饱满的萝卜,承载着村民的增收希望,也在乡村振兴的大道上,“种”出了实实在在的幸福。(瞿开霞)

来源: 中共甘洛县委宣传部
【责任编辑:李婷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