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四川 > 信息 > 正文
202510/1514:14:32
成都市关工委

成都双流黄甲街道“五老”工作室:银发力量护成长 协同治理显担当

信息2025-10-15 14:14:32
字体:
分享到:

编者按:近年来,成都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大力推进“五老”工作室建设,在组织发动、服务内容和方式上不断拓展创新,涌现出一大批具有特色经验和显著成效的“五老”工作室。今天,让我们一起来看成都市双流区黄甲街道“五老”工作室的实践探索。

在成都市双流区黄甲街道,一支由200余名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组成的“五老”队伍,正以“五老”工作室为纽带,在青少年关爱、社会治理、文明创建等领域持续发力。自2007年率先组建“五老”志愿者队伍以来,工作室在街道关工委统筹下,构建起“组织引领、学习赋能、精准关爱、协同治理”的工作体系,用银发余晖为青少年成长护航,为基层治理注入温暖动能。

强基固本,筑牢“五老”服务根基。黄甲街道关工委高度重视组织建设,由街道党工委副书记担任关工委主任,退休干部付仕水任常务副主任,搭建起街道、社区两级关工工作班子,23名成员覆盖7个社区及5个“万人”小区。为提升“五老”队伍能力,工作室每月组织1-2次学习,内容涵盖党的二十大精神及各级关工委文件精神等。同时,街道关工委班子成员包片下基层,到社区开展党史国史、红色故事、家风家训、安全防护等专题讲座,年均覆盖青少年800余人次,其中邀请区关工委讲师团林廷阳老师开展家风宣讲20余场,深受好评。

精准关爱,守护特殊青少年成长。工作室坚持“需求导向”,每年初对全街道14岁以下困境、残障、留守、“五失”青少年开展摸底调查,建立健全关爱档案。在“六一”儿童节和“暖冬行、关爱情”活动中,“五老”志愿者联合街道关工委开展慰问帮扶,十余年来累计惠及特殊群体青少年500余人,投入资金超15万元。针对辖区4所学校5500余名学生,工作室还联合学校关工委开展多元化活动:送红色故事书、科普书籍进校园,为隆昌、遂宁等地来蓉农民工困境子女发放帮扶基金;开展“节约粮食”“国防教育”等专题宣讲,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价值观,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协同治理,激活银发治理动能。“五老”工作室不仅聚焦青少年关爱,更主动融入社会治理大局。在街道城管、社区的协同下,“五老”志愿者参与大街小巷、农副产品交易市场的环境整治,劝导车辆乱停乱放、商贩乱摆摊设点;在“创建全国文明卫生典范城镇”“创建成都市最美一条街”等工作中,累计270余人次到交通要道开展文明劝导、交通秩序维护服务;通过腰鼓表演等形式,义务宣传“禁烧秸秆”“垃圾分类”“交通文明”等政策,让文明理念深入人心。

如今,黄甲街道“五老”工作室已成为基层治理的重要力量。从“老少同行、大手牵小手”的交通劝导、环境清洁活动,到“善美黄甲・为民带娃”暑期公益托管中的剪纸、安全课程,“五老”们的身影活跃在各个角落。未来,工作室将继续在街道关工委带领下,总结经验、优化服务,让银发力量持续为青少年成长、社区发展贡献智慧与温情。(完)

来源: 成都市关工委
【责任编辑:蔡霈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