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五年,四川全省共淘汰退出780余户企业落后生产设备、196台2蒸吨及以下生物质锅炉,基本淘汰10蒸吨及以下工业燃煤锅炉。”近日,四川省生态环境厅召开例行新闻发布会,会上,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二级巡视员罗明介绍了四川省砖瓦、玻璃等行业产业结构调整相关情况。
据了解,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坚持以问题整改为契机和抓手,在全省拉网式梳理出14个违规项目,分类建立台账,督促限期整改。会同四川省生态环境厅开展全省烧结砖瓦行业整治提升行动,截至今年8月底,全省已压减烧结砖瓦生产线670余条,实质性关停、拆除比例约43%。
持续优化产业结构,统筹推进传统产业改造、新兴产业壮大、未来产业培育。以钢铁、水泥、家具等领域为重点,实施安全环保节能技改行动,提前一年完成“十四五”工业节能目标,推动数字化、绿色化协同改造,建设数智化绿色化发展促进中心,新培育104家先进级智能工厂、98家5G工厂。规划布局25条产业新赛道,培育人工智能、生物技术等新兴产业,以及量子科技、脑科学与脑机接口等未来产业。
大力发展绿色低碳产业,打造工业经济增长绿色新引擎。聚焦清洁能源开发及应用全产业链,出台“18条”支持政策,培育建设10个绿色低碳优势产业重点园区。2025年上半年,全省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3%,其中绿色低碳优势产业对增长的贡献率超30%。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1.0%、36.5%,产量分别增长2.4倍、53.2%。“新三样”产品出口额增长60%以上,成为外贸新亮点。着力构建全生命周期绿色制造体系,在全国率先启动零碳工业园区试点,累计培育国家级和省级绿色工厂745家、绿色工业园区100家,国家级绿色工厂、工业园区数量均居西部第一。
罗明表示,下一步,经济和信息化厅将抓好工业绿色低碳转型任务,加快培育发展绿色生产力,不断厚植产业底色“含绿量”,激活发展动能“含新量”,提升发展质效“含金量”,走出具有四川特色的高质量发展道路。(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