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四川 > 信息 > 正文
202510/2816:26:40
四川省文物局

第四届黄河文化石窟寺联盟大会在四川广元举行

信息2025-10-28 16:26:40
字体:
分享到:

近日,第四届黄河文化石窟寺联盟大会暨学术交流会在四川广元举行。来自全国60余家机构150余名专家学者齐聚广元,共同探讨新时代石窟寺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路径。

从乐山大佛到广元千佛崖,从安岳石窟到巴中石窟——这些石窟寺跨越千年时光,不仅是历史文化的“活化石”,更是黄河文化与巴蜀文化交相辉映的重要见证。

开幕式现场。(四川省文物局 供图)

本次会议中,专家学者聚焦石窟寺保护核心议题,深入研讨科技保护前沿方向,重点围绕水害治理、风化防治等关键技术突破,以及区域考古新发现、文化交融研究成果展开交流。大会聚焦数字化技术创新应用,明确其需贯穿石窟寺考古全流程,保障考古记录科学性,推动研究成果创造性转化,为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与可持续利用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引。

据四川省文物局副局长濮新介绍,近年来,四川将石窟寺保护摆在突出位置,加快构建四川省“1+4”石窟寺保护研究体系,持续深化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合作,推动石窟综合保护与文旅融合等多领域创新发展。

“广元境内的剑门蜀道是黄河文化跨越秦岭入川的重要通道。”广元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袁敏说,近年来,该市稳步推进《广元皇泽寺千佛崖摩崖造像保护条例》立法,成立了广元石窟研究所,实施保护工程达30余项,出版《广元石窟内容总录》等专著,夯实了石窟保护利用根基。

“我们先后参与了皇泽寺摩崖造像震后抢险、千佛崖危岩治理与水害勘察、昭化古城展示利用勘察设计、观音岩危岩体加固保护等一大批重点保护项目。”中铁科研院总经理、党委副书记高红兵表示,将持续为文化遗产保护事业贡献力量。

“赓续文脉 保护传承——黄河文化石窟寺联盟成果展”启动仪式。(四川省文物局 供图)

大会期间,与会人员实地观摩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广元千佛崖。同期举办了“赓续文脉 保护传承——黄河文化石窟寺联盟成果展”,集中呈现黄河流域9省区35家文博单位、合作院校、科研单位的前沿科技成果与创新实践。

据悉,黄河文化石窟寺联盟自2022年成立以来,秉持“守护遗产、传承文脉”的初心,已成为推动黄河流域乃至全国石窟寺学术研究、技术攻关、活化利用的重要平台。本次会议的研究成果,将进一步提升文物保护利用水平,为传承中华文明贡献力量。(完)

来源: 四川省文物局
【责任编辑:李婷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