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前三季度,成都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8226.9亿元、同比增长5.8%,增速分别高于全国、全省0.6、0.3个百分点,居副省级城市第2位,为经济大省挑大梁贡献力量。
迭代升级“立园满园”
三次产业提速增长
突出产业、生态和品牌“三个特色”立园,狠抓项目、载体和服务“三个强化”满园,“链长+专班”全力推动17条重点产业链强链突破、聚链成群,产业发展动能不断增强。
工业经济保持高位运行。精准服务重点产业链、重点企业稳产增产,1—9月,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5%,其中计算机通信、汽车、电气机械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同比增长14.1%、20.2%、10.8%。
服务业稳步增长。服务业高位推进、扩容提质,“一业一策”推动细分领域发展,前三季度,服务业增加值增长6.0%,其中规上服务业10个重点行业营收增长9.0%、保持平稳较快增长。
农业生产保持平稳。提质建设更高水平“天府粮仓”成都片区,设立市级专项资金奖补粮食规模化生产,大春作物再获丰收。1—9月,农业增加值增长3.0%。
协同驱动“三驾马车”
有效需求加快释放
用好国省“以旧换新”、扩大服务消费等政策机遇,充分激发市场消费潜力、扩大项目投资规模、提升外贸发展能级。
消费市场活跃度持续提升。突出文商旅体深度融合,抓好重要节点文旅消费和商品促销,强化重大活动流量转化,持续优化入境游全周期便利化服务,1—9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6.5%,其中限上通讯器材、汽车零售额分别增长74.6%和12.3%。
投资实现平稳运行。完善重大项目提级推进机制,大力实施招商引资、谋划储备等5大攻坚行动,1—9月,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981个国家和省市重点项目完成投资2883.8亿元,超时序进度10.3个百分点,新引进重大产业化项目582个、协议总投资额达5261.3亿元。
对外贸易规模不断扩大。突出政企协同、产贸联动,常态化推动“成都造”出川出海,赴中东、中亚和欧洲等国开展市场拓展活动近40场,举办3场海外拓市场供需对接会,意向签单金额超60亿元。1—9月,进出口总额增长6.0%。
强化科技创新引领
新兴产业势头强劲
突出向“高”攀登、向“实”发力、向“转”问效,提升科技成果本地转化率和及时性,更好将科创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动力。
科技成果加速转化。实施成果找市场、企业找技术“双向揭榜挂帅”,组建高校及园区成果转化专班29个,开展“科创天府·智汇蓉城”科技成果对接活动近300场,促成产学研合作项目400余项。1—9月,实现技术合同成交额超1400亿元。
新兴产业逐渐成势。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人工智能领域先后发布10款具身智能机器人、研发备案10个大模型,生物医药领域获批上市2个一类创新药和137个三类医疗器械。1—9月,规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高技术服务业营收分别增长11.2%、7.5%。
新兴产品产量激增。支持企业强化新品开发和业态模式创新,1—9月,新能源汽车、智能手表、锂离子电池产量分别增长238.0%、54.4%和38.9%。
系统升级“进解优促”
市场活力不断激发
更好发挥成都市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中心作用,升级打造“进解优促2.0”,强化线上收集问题诉求,鼓励有需求企业线下报名参与,推动资源对接更精准、难题破解更高效。
服务机制全面提升。探索“每日局长坐班、每周链长接待”服务机制,围绕重点产业链实行“1场专场对接活动+7天诉求集中攻坚+365天全周期闭环”链式服务,高质量举办人工智能、低空经济等产业链系列专场活动,市领导高位推动政企面对面听需求、实打实解难题,累计走访服务企业7.89万户,收集办结问题诉求1.58万个、办结率超98%。
营商品牌持续擦亮。优化出台70条营商环境硬措施,实施惠企政策一码查询、一键申报,完善涉企执法检查“白名单”制度和“一码检查”机制,推动“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新出台政策事项“免申即享”比例不低于30%。
要素支持不断加强。完善“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金融支持体系,组建总规模超千亿元的未来产业基金。构建跨领域、全周期的场景创新工作机制,累计供给场景704项、落地280项,帮助3000余家企业实现产融和产销对接。
优质主体加快培育。综合运用基金引导等市场化方式实施企业梯度培育,1—9月,净增规上工业企业518家、升规入统服务业企业122家,新增上市企业4家、创新型中小企业1741家。
解决群众急难愁盼
民生福祉持续增进
深入实施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着力推出一批群众所急所盼的“小切口”改革,持续抓好就业增收、民生保障等工作。
基本民生兜牢兜实。持续抓好重点群体高质量充分就业,完善养老、医疗等高水平社会保障体系,加快构建梯度化住房保障体系。1—9月,城镇新增就业25.24万人,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9473套、改造老旧院落389个、城中村71个。
公共服务做优做精。大力实施“交通治堵小微整治”,中心城区拥堵指数从1.38下降至1.29,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和“公民同招”,“一次挂号管三天”等便民试点升级扩面,建成县域医疗卫生次中心42个、社区医院58家、互联网医院367家。
保供稳价扎实推进。充分发挥市、区两级农资保供专班作用,强化大数据、AI智能在价格监测中的运用,1—9月,生猪出栏297.8万头、猪肉产量24.4万吨,园林水果、茶叶、蔬菜及食用菌产量分别增长6.0%、5.5%、3.8%,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持平。(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