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四川 > 信息 > 正文
2021 11/09 16:12:08来源: 新华网

西南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培育新时代中医药人才

信息 2021-11-09 16:12:08    来源: 新华网
字体:
分享到:

  中西医结合学院导师制拜师仪式。

  今年,西南医科大学迎来建校70周年,该校中西医结合学院通过提升中医药教育教学质量、创新中医药人才培养等方式已逐步成为国家培养中医药高等人才的重要力量。

  据了解,中西医结合学院先后获批国家首批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中医类别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基地、博士后工作站、四川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等。

  在提升中医药教育教学质量方面。一是着力提升师资水平,建院以来,中西医结合学院招贤纳士,大力推动“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特别是将承担大量临床专业课教学的临床医师纳入“双师型”教师范畴进行教学技能培养,有效提升师资队伍的教学能力与教学水平,充分保障应用型人才培养需求。二是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注重启发式、讨论式、互动式、情景模拟、翻转课堂等课堂教学方式,把抽象的中医理论教学形象化;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大力推进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改革,建设在线开放课程;建立“个体学习—小组讨论学习—班级汇报讨论”的教学模式。三是持续优化课程体系,学院不断优化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制定新版中医学人才培养方案,将课程分为思想道德教育、创新创业教育、中医学和预防医学等8个课程模块,明确各模块的课程学分修读要求。四是强化中医技能培训,传统医学与现代科学的融合是发展趋势。学院利用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和环境,大力开展中医特色的技能培训,强化学生实践能力。

  在创新中医药人才培养方式方面,实施本科生导师制,中西医结合学院将院校教育和师承教育相结合,通过中医学本科生导师制工作,选拔具有丰富带教经验和临床经验的骨干人才作为导师,将师承教育覆盖基础和临床教学全过程。学生从入学起接触临床并进入临床见习,通过“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有力促进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融入流派学术教育,学院建有四川省中医药学术流派工作室2个,并将其特色学术思想与技法用于教学,为本科生开设《川南中医流派及名家学术经验》课程。建立名老中医工作室,学院为各名中医传承工作室建了教育教学平台,及时发布中医名家名方、病案集锦,展示工作室学术思想、传承情况、技术特色等信息。

  同时,开展大学生中医药文化节、中医药扇面画创意赛、“中医药文化进校园”等中医药文化教育活动,营造中医药学习氛围。推进海外合作办学,中西医结合学院担负起弘扬中医、让中医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的重任,先后与多个国家建立学术交流、长期教学及科研合作关系等。(马艳萍、蒲凡)

【责任编辑:蒋燕】
010070200010000000000000011113071128047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