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生物多样性使地球充满生机,也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作为长江黄河上游重要生态屏障和水源涵养地,四川是全球34个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之一、世界珍贵物种基因库之一。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关系四川高质量发展,更关乎国家生态安全。
一只、两只、三只、四只……雪豹闯入镜头,悠闲漫步在海拔4000多米的大熊猫国家公园卧龙片区木香坡,20秒的视频构成一段动态剪影。这是2021年红外触发相机摄影比赛原生瞬间组一等奖获奖作品《唯美剪影——四只》中的唯美画面。
日前,由四川省林草局和阿拉善SEE天府项目中心联合主办的2021红外触发相机摄影比赛结果揭晓,80件作品分获走兽组、飞禽组、原生瞬间组、精彩连连组、“最佳打卡点”冠亚军及优秀奖。
红外相机镜头影像,是观察四川生物多样性的一扇窗。四川省地跨青藏高原、横断山脉、秦巴山地、四川盆地等几大地貌单元,有着森林、草地、湿地等多种自然生态系统。全省有高等植物1万余种,占全国总数的三分之一;有脊椎动物近1300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297种,居全国前列。
早在2011年,四川省就在全国率先制定出台《四川省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2011-2020年)》,经过持续努力,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果显著,物种保护大省地位不断强化。
建好国家公园。四川省扎实开展大熊猫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工作,片区8000多种伴生动植物得到有效“伞护”。今年10月,大熊猫国家公园正式设立,四川片区面积占总面积八成以上。同时,我省正携手甘肃加快推动若尔盖国家公园创建。
修复生态系统。四川省结合全面推行林长制,压紧压实森林生态系统保护修复目标责任,改善草原生态系统,恢复湿地生态系统,治理荒漠生态系统。川西北地区累计治沙近百万亩,治理区植被覆盖度平均净增30%至40%。
强化物种保护。全省现有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地530个,总面积12.03万平方公里,大熊猫、豺等人工圈养种群成功实现野化放归。四川省正建设林木种质资源保存库,油橄榄、竹类等本土原生优质种质资源得到较好保存。
转化生态优势。四川省大力发展林下经济、优质饲草,竹产业、森林康养产业、生态旅游不断壮大。锚定“双碳”愿景,力争到2025年实现全省林草碳汇总规模3000万亩。
下一步,四川省将编制新一轮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确定省、市、县生物多样性保护目标,推动建立生物多样性地方法规体系。同时,加强宣传教育,推动生物多样性保护成为全社会共识。(记者 王代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