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四川 > 正文
2021 12/10 11:31:36来源: 四川日报

广元市青川县瞄准“牛市”谋突破

2021-12-10 11:31:36    来源: 四川日报
字体:
分享到:

   11月30日,雷刚一路吆喝,将在山上敞放大半年的8头牛赶下山,关进圈。这位广元市青川县关庄镇书房村的养牛户,称自己的牛为“野牛”——野外放养的牛。村里地广人稀,这批牛春夏秋三季在山上自由采食自由生长,入冬了“吆回来”养膘,来年春天又放上山。

  同一时间,在30公里外的房石镇里河村,看到村支书杨飞养牛赚了钱,多年在外务工的村民杨永成回家,提着钢钎铁锤砌堡坎垒牛棚,计划开年圈养130头肉牛——这里人口稍微稠密些,为提升肉牛生长速度,该村养殖户大多选择圈养。

  近年来,青川因地制宜发展肉牛羊产业,“散养”“圈养”“半放牧半舍饲”等多种养殖模式并举,肉牛羊产业迅速壮大,给农民带来实实在在的收益。

  手机定位,“野牛”不野

  雷刚的这些“野牛”,其实是优质肉牛西门答尔牛。得益于青川县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这些“洋野牛”肉质好,客户很喜欢,“吃的是青草,喝的是矿泉水,吸的是负氧离子,肉质好得没话说”。

  “野牛”虽然平常被“丢”在莽莽群山中,但并不难找。秘密就在牛耳朵背面。雷刚指指牛耳背的一小块塑料片,又指指自己的手机,说那是定位耳标,牛在什么位置,在手机上随时查看。

  “手机放牛”成为部分青川农民的新养殖模式。青川县农业农村局生态养殖办主任蒲军华介绍,在乔庄镇、三锅镇一些山林荒坡较多的村,村民都喜欢“手机放牛”,“省饲料,还不误农活”。

  相比其他家畜,牛价相对稳定。13年前雷刚返乡创业,种核桃、养猪,修了8间200多平方米的猪圈。村民选他当村主任,后又当村支书。4年前因猪粪处理难,加之猪周期起伏大,他索性将猪圈变牛圈,养起牛来。

  “啪”一声关上圈门,雷刚又绕着牛圈转了一圈,这里紧紧篷布,那里扎扎缝隙,生怕“宝贝们”冻着。他有6头西门答尔母牛、2头公牛,去年生的2头小牛今年卖了3万多元。

  稳定的价格带给养殖户稳定的增收。近5年来,青川农民肉牛羊养殖量翻了一番。2020年,全县发展肉牛1.2万头,肉羊8万只,总产值超4亿元。今年前11月,发展肉牛近2万头,肉羊11万余只。

  种养循环,牛羊粪还田

  牛羊肉日益成为大众餐桌上的美味,据《中国农业展望报告》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牛肉消费量884万吨,羊肉消费量527万吨,同比分别增长6.1%、3.9%,但自给率不足,分别有212万吨、35万吨的市场缺口。

  “牛市”缺口,恰是增收的窗口。青川县日前出台突破性发展肉牛羊五年行动方案、突破性发展肉牛羊产业十条扶持措施,从组织领导、资金支持、科技支撑等方面加强保障,强力支持群众养牛养羊增收,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杨飞带动里河村9个农场、50多户村民圈养肉牛,今年已出栏2000余头,销售6000多万元,村里也成了远近闻名的“牛村”。蓬勃发展的牛羊养殖业,也吸引部分村民返乡养牛。

  青川还借助外力发展肉牛羊养殖。2019年,通过东西部扶贫协作,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为青川县竹园镇三郎村送来661只湖羊,扶持村民圈养。两年多时间,三郎村成为“湖羊村”,如今全村养殖湖羊3000多只。

  走在“牛村”“湖羊村”,人们几乎闻不到臭味。原来,当地大力推广畜-沼-茶、畜-沼-菜、畜-沼-果等种养循环模式,牛羊粪变有机肥还田。关庄镇固井村村支书张松文说,就近用养牛场的牛粪给白茶施肥,节约成本,改良土壤,茶苗壮茶叶亮,茶叶品质和品相明显提高。

  青川县草山草坡多,还有大量可供饲料转化的秸秆、麦秆等,具有发展肉牛羊的资源优势。该县计划到2025年,年出栏肉牛3万头、肉羊15万只,肉牛羊综合产值达24亿元。青川县委书记龙兆学表示,要坚定突破性发展肉牛羊产业思路不动摇,推动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和适度规模养殖户等新型经营主体全产业链融合发展,实现肉牛羊产业在生产规模、生产方式、科技运用、产业化经营等方面稳步提升。

  应势而动,书房村又有了新规划。雷刚说,现在全村有56户养牛,存栏134头,明年要带动更多群众扩大养殖规模,争取存栏量超过200头。(记者 向朝伦 燕巧)

【责任编辑:徐梦帆】
01007020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8150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