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四川 > 正文
2021 12/28 09:35:06来源: 新华网

从原点到网络 多维打开中国西部(成都)科学城

2021-12-28 09:35:06    来源: 新华网
字体:
分享到:

  ·新华网黄晓芸

 

  创新,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也是超大城市未来发展的关键词之一。作为提升城市科技创新竞争力的重要引擎,科学城、科技园区等科创载体加速聚集高端创新资源,站在与未来相见的最前沿。

  中国西部(成都)科学城诞生以来,一个个大装置、“国之重器”加快布局,在“领先一公里”的赛道上奋楫搏浪。从原点出发,中国西部(成都)科学城如何与伙伴携手,与产业网络相连,继而辐射、赋能经济发展?

  在成都市科学技术局与新华网共同发起的“对话·科学城”云端国际交流活动中,荷兰、英国、新加坡、法国、德国等地的科学城、科创园区代表分享了科学城运营与发展、全球科技创新交流合作等内容,也为打开中国西部(成都)科学城提供多个维度。

“对话·科学城”云端国际交流活动现场。新华网发(张可凡 摄)

  原点:汇聚与连接

  科学城让技术、知识、人才高度集中,也融科研、教育、生产为一体。对话中,谈及科学城的属性时,“平台”“载体”“桥梁”等词被嘉宾们屡次提及。荷兰埃因霍温高科技园区业务开发主任西斯·阿德米奥表示,埃因霍温高科技园区被誉为欧洲最智慧的一平方公里,“我们在整个欧洲地区占有40%的专利申请率”。西斯·阿德米奥认为,科学城创造条件让人才汇聚在这里休闲、消费、相互交流,最终促进人员之间的合作。

  中新广州知识城试图打造一个集学习、生活、工作、娱乐、休闲为一体的生态城区。“它是一个具备全球影响力的以知识经济为中心的科学城区。”中新国际联合研究院副院长顾海文说。

  位于德国海德堡的中德科技园包含两个服务交流平台,一个是面向中国的“德国离岸中心”,另一个是“中国协同中心”,许多德国企业、科研机构都已入驻,以实现中德企业和研究项目的双边合作。

  用蕴含汇聚与连接意义的“原点”来形容中国西部(成都)科学城更为贴切。成都市科学技术局副局长陈旭表示,中国西部(成都)科学城起源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和成渝地区共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载体之一。

  中国西部(成都)科学城有“一核四区”的架构,成都科学城是“核”,定位是打造具有全国重要影响力的原始创新高地;“四区”指位于成都高新区的四个产业区域,包括新经济活力区、生物科学创新区、成都未来科技城和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基地。“一核四区”通过数字链、创新链、价值链与全市的其他产业功能区相连接,从而形成科学城发展更广阔的空间。

  伙伴:交流与合作

  立足国际科技资源加快流动和重组的实际,积极融入全球科技创新网络,在开放合作中提高产业技术水平和科技实力,是各地科学城的共识,特别是在面对新冠肺炎疫情时,交流、共享与合作变得更为珍贵。

  西斯·阿德米奥说:“我们是以最广泛的开放精神与其他的合作伙伴共同工作。”据介绍,埃因霍温高科技园区有超过1.2万个专业人员,他们的国籍超过100个国家。为了确保人们有相互交流的机会,园区会组织一些科技会议、音乐节和庆典活动等。英国伯明翰大学企业有限公司有很多共享实验室,入驻用户可以共享实验室的空间。

  在外部合作方面,法国索菲亚科技园将与中国的合作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在园区建立一个来自中国的创新中心,这个创新中心将成为进入欧洲的门户,也成为开拓技术、创新和双赢合作的门户;第二部分是与投资和技术公司组建联合公司,帮助园区的公司进入中国市场;第三部分是建立以了解两边市场为目的的项目,例如在总裁层面创办了大师班,使总裁们更好地了解文化和营商的不同之处。

  中德科技园首席运营官迈克·德非思认为,科技园可以起到连接优质资源的作用。“中德科技园所处的海德堡位于德国工业、科研等领域的前沿,海德堡大学更是德国的核心科研基地之一,这能为中国合作伙伴提供多领域的优质高端合作。”

  与全球高端科技创新资源对接,实现国际优质创新要素整合也是中国西部(成都)科学城构建伙伴关系、寻求合作的主线。2021年,成都市科学技术局举行了7场“2021国际双城链云对接”系列专题活动,共收集到来自全世界的200余个国际科技创新项目,达成合作对接意向20余个。为了打通国外先进技术在国内落地的通道,提升整合、集聚和利用国际科技创新资源的能力,中国西部(成都)科学城建立了天府国际技术转移中心,构建线上加线下的全链条、多要素协作网络,实现技术转移、投融资、创业孵化、知识产权等服务机构的协同互动。

  网络:转化与赋能

  作为创新的策源地,科学城如何将各类资源连线成网,与城市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赋能城市发展?关注最新的产业发展方向是最初的一步。西斯·阿德米奥介绍说,埃因霍温高科技园关注可持续能源发展和储能、健康与医疗、智慧环境和互联互通、软件等领域,“研发的人员不仅注重日常的理论上的研发工作,更关注人们在实际产业化中的需求。”

  “在索菲亚有两项支柱性技术产业,分别是人工智能和自动驾驶。”索菲亚科技园执行总裁、索菲亚科技园基金会主席菲利浦·阿兰·马里亚尼表示,未来几年的重心是把索菲亚科技园研发的技术连接到社会转型中,使技术发展对社会产生意义。

  围绕产业发展需求部署创新链,也是成都的思路。在2021成都新经济“双千”发布会提升产业功能区创新基础能力专场活动上,成都共计推出204个新场景和248个新产品,它们将推进各产业功能区与全球产业链、要素链、供应链、价值链、创新链深度融合,助力构建“一核四区”空间功能布局。

  同时,企业是技术转移转化的重要主体。英国伯明翰大学企业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大卫·科尔曼认为,在赋能城市发展中,科学城应该起到搭建联系、助力企业形成合力、共同找到发展问题的解决方案的作用。中新广州知识城有各种专项的产业政策推给企业。“我们一直在创新科研项目的引进方式和立项方式,通过明确知识产权归属和产业化的方式,使利益可以真正投放到研究团队和知识产权的所有者。”顾海文说。

  让企业成为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源,成都的理念也是如此。对此,成都提出建设高品质科创空间,集研发设计、创新转化、场景营造、社区服务等功能为一体。天府海创园是中国西部(成都)科学城首个科创空间,它以高技术服务、数字经济为产业定位,围绕头部企业开展上下游企业的联动招引,落地“园中园”孵化器等创新平台,引入专业服务性机构,形成产业链条完善、要素集成便利的产业生态体系。

【责任编辑:蒋燕】
01007020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8206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