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四川 > 正文
2022 01/11 10:09:36来源: 四川日报

2021年成都收获299个空气质量优良天

2022-01-11 10:09:36    来源: 四川日报
字体:
分享到:

  总结成绩、勇开新局。1月10日,成都市晒出2021年“蓝天”成绩单——全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299天,同比增加13天,优良率81.9%,为10年来最好水平,PM2.5浓度降至39.8微克/立方米,臭氧等其余5项指标达标,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超额完成省政府下达的年度目标任务。

  在过去一年里,成都有约70天能见度较好,可以在市区遥望雪山,不断擦亮“雪山下的公园城市”名片。

  成都大气环境质量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成绩来之不易。这是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环境质量持续提升的同时,实现大气主要污染物浓度再下降、再突破。

  作为超大城市,成都大气治理并不简单——以占全省2.5%的面积,支撑了全省18%的常住人口、36%的GDP、30%的机动车,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同时,成都的地理地形和气候条件特殊,大气扩散条件较差。

  守住成都的“蓝天幸福”并不是易事。近年来,成都坚持把改善空气质量作为重要民生实事来抓,将其作为全市生态系统实施生态惠民示范工程的“一号工程”,巩固齐抓共管、协同共治的格局。

  从214天、235天、251天、287天、280天到299天,这是“十三五”以来,成都不断攀升的蓝天数量;从63微克/立方米、56微克/立方米、51微克/立方米、43微克/立方米、41微克/立方米到39.8微克/立方米,这是“十三五”以来,成都不断下降的PM2.5浓度。

  “升降”之间,“气质”显现。在“十四五”开局之年,成都的蓝天数量再创新高。成都人的幸福感时常与天气关联。天气晴朗的日子,成都人的朋友圈常会被“成都蓝”“夕阳红”“雪山白”这些颜色刷屏,清透绮丽的自然色彩从天边融进成都人的喜悦之中,构筑起这座公园城市的鲜明底色,锚定久久为功的奋斗目标。

晨光中的成都城市风貌。周裕君摄

  实干2021

  重拳攻坚

  夏季臭氧、冬季PM2.5“两手抓”“两手硬”

  几乎每到秋冬季,四川盆地空气质量都会遭遇严峻考验。2021年11月初,成都启动今年秋冬首个重污染天气黄色预警,秋冬季蓝天保卫战迈入攻坚期。“重拳出击打好重污染天气消除攻坚战”——这是一种共识。

  岁末年初、寒风凛冽,气温降至0摄氏度。成都正面临着新一轮的大气污染考验,要打赢这场收官之战:交通要道、在建工地、涉气企业是督查关键之处;抽检、巡查、监督、专项治理、统筹指挥……蓝天保卫战背后,是一支支“环保铁军”的迅速出击,是一次次不眠不休的坚守担当。

  全天候、全周期,一微克一微克抠出更多的“成都蓝”。“以PM2.5和臭氧协同减排为主线,精准锁定工业源、移动源、城市面源污染防控和重污染天气应急应对的‘靶心’,成都市及时深入开展各项行动,打好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成都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开展精准治气攻坚行动,减排成效显现——

  瞄准移动源,推广新能源汽车7.4万辆,淘汰国Ⅲ及以下标准柴油货车1.7万余辆,减少NOx排放;抽检柴油车15.6万辆、处罚超标柴油车5600余辆,检查非道路移动机械1.8万台次,查处违法运渣车1.9万台次;着眼工业源,关停或淘汰34户企业的落后生产线(设备),动态处置“散乱污”工业企业700余户,实现全市剩余大蒸吨燃煤锅炉“清零”,推动5000余台锅炉进行提标改造,完成70台工业炉窑淘汰和清洁能源替代,推动5家大型水泥、平板玻璃等重点行业企业深度治理,大力推进3000余户工业涂装、包装印刷等行业重点企业和全市家具企业实施低(无)挥发性有机物原辅料替代;攻坚城市面源,评定611个绿色标杆工地,查处违规工地1700余个并实施信用扣分,查处餐饮油烟及露天烧烤问题680余件,推进800余家汽修企业使用低挥发性水性漆。

  一手做污染的“减法”,一手做治理的“加法”,成都打出一套“组合拳”——

  做强预测预警。优化完善自主研发的大气源解析及空气质量预测系统,7日空气质量预报准确率超90%,精准锁定污染源,提出针对性应对措施。

  做细协同作战。构建环境问题发现与执法快速响应机制,强化执法监管、暗访督查和曝光警示力度,重点对涉土石方作业施工工地、31个重点行业涉气企业、机动车及城市面源等落实应急管控措施,预警期间PM10、PM2.5、SO2、NOx和VOCs减排比例分别达到 42.9%、38.4%、35.8%、21.5%和22.2%。

  做精智慧监管。推进智慧工地、运渣车监管系统与数智大气系统有效融合,实现“一张网”指挥调度。引入“电力监管”,联网匹配涉气工业企业电力监控数据,实时监管企业生产及治污情况;综合利用25套遥感监测、11台激光雷达、5辆VOCs走航监测车,完善“人防+技防”。

  做实联防联控。实施成德眉资大气科技攻关和成都平原八市联防联控,研究区域性污染形成机制、污染成因及传输规律,组织召开 8市空气质量联合会商会议12次,推动省级层面在成都平原同步启动应急预警、同步落实响应措施。

  与此同时,推动PM2.5和臭氧协同治理,成都通过开展基础科研攻关、创建应急预案体系、深化夏季减排攻坚等举措,创新突破治理难点,精准化防控臭氧污染。

遥望雪山的记录,总是与优良空气质量相伴而生。来自成都市生态环境局的最新数据显示——

  率先探索

  从建章立制上先行 从科技赋能上突破

  既有常态化的防治攻坚,更有大力度的举措作为,成都“治气”,在全国层面多次率先推出创新举措——

  历经4年调研、总结与实践,《成都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去年出台,将成都市在工业源、移动源、工地及其他面源污染防治等方面积累的经验做法上升为立法规范,完善了地方生态环境法治体系,形成长远之策。

  在全国率先出台《成都市臭氧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结合成都自身特点实施分区分级管控,在启动臭氧重污染天气应急预警期间,对削减臭氧峰值浓度、防止出现重污染天气发挥了重要作用。

  《成都市餐饮服务业油烟污染防治管理办法》出台,建立“禁止餐饮选址清单”制度,细化明确餐饮油烟污染防治责任,积极开展成都市餐饮油烟排放标准研究。

  此外,常态化开展成都市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行动,以“6大行动”“50条措施”绘好全年“路线图”,明确治污“任务书”。

  在科学“治气”领域,成都也有诸多创新。“今天,你们走航了吗?”这已成为成都生态环境系统员工见面的问候语。所谓“走航”,是指利用挥发性有机物走航车,精准查找污染源,同时无人机、激光雷达、红外热成像仪、手持快速检测仪等高科技装备的应用也全面铺开。

  成都还在全国率先成立大气复合污染研究与防控院士(专家)工作站,聘请张远航、贺克斌、柴发合3名院士(专家)领衔指导,为区域臭氧污染防治提供了科技支撑。目前,成都市级已建成空气自动监测微站近千个,在西部率先建成大气复合污染综合观测站(超级站),大气综合观测能力在全国领先。2021年,成都积极向上争取,作为西南地区唯一城市参加生态环境部开展的PM2.5和臭氧污染协同防控“一市一策”驻点跟踪研究工作,由张远航院士负责的北京大学团队牵头开展跟踪研究。

  大气污染防治方面,成都大数据信息化水平也在全国领先。成都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成都创新打造的“数智环境”系统,在第二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上作为全国6个优秀案例之一被推荐。成都在西部率先建成大气复合污染综合观测站,自主开发空气质量模式系统,预测预报水平全国领先。

远眺雪山下的公园城市。 嘉楠 摄

  联动协同

  同呼吸共命运 织密大气环境污染联动治理“大网”

  同享一片天,共饮一江水。随着《成都都市圈发展规划》出台,成都都市圈内城市如何推进生态环境共保共治备受关注。

  同呼吸、共命运,协同治气已打下基础。做好联防联控,织密周边各市大气环境污染联动治理“大网”,成都牵头推动实施成都平原8市大气污染防治城市轮值主席制度,实现空气质量精准预报和协同共治。

  “我们已经持续开展夏季臭氧与冬季大气污染防控工作,强化重污染天气应急管控,并建立了8市空气质量预测预报系统。”成都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专项领域的合作一直没有间断过,以机动车排放检验为例,8市联合印发《成都平原经济区机动车排放检验机构联防联控试点工作方案》,拟定开展联合检查,共同打击违法行为。

  该负责人表示,针对区域内冬季PM2.5和夏季臭氧污染等突出问题,成都市生态环境局编制完成《成德眉资大气污染联控科技攻关方案(2020-2022)》,力争到2022年,实现以成德眉资同城化区域为核心,辐射成都平原城市群,确保区域空气质量持续改善,助力打造高品质宜居都市圈。

  去年12月初,成都平原经济区空气质量联合会商第二十九次会议上,讨论并通过了设立成都平原经济区大气观察员制度相关事宜。“成都平原8市空气质量联合会商及联防联控工作取得一定成绩,但在协同防控的精准与科学治理等方面仍有短板。”上述负责人谈到,以设立成都平原经济区大气观察员制度为例,将围绕重点工作进行过程调度与监督及相关政策研究,切实提升各城市精准科学治污水平和区域协同的深度,进一步改善空气质量,实现空气质量全面达标的愿景。

  展望2022

  持续高位推动 出重拳也出长拳

  持续强化攻坚加大治污减排力度

  着力打好蓝天保卫战冬季战役,紧盯年度空气质量目标持续用力,重点针对冬季空气污染过程频发的情况,加强科学研判、精准施策和提前部署。深入推进“2021-2022年大气污染防治攻坚行动”,系统谋划并重点打好重污染天气消除攻坚战、臭氧污染防治攻坚战、柴油货车污染治理攻坚战三大标志性战役,推进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深化结构调整推进绿色低碳转型

  按照成都“开展四大结构调整加强生态环境源头治理工作”的总体部署,围绕空气质量达标和碳达峰目标,加大结构调整力度。严控“两高项目”,大力培育绿色低碳产业,实行工业企业综合绩效评价机制。利用水电优势提高清洁能源占比。大力推进“公转铁”,加快新能源车替代、老旧车淘汰和充电桩等配套设施建设,推进重型卡车、公共交通等领域氢能替代。疏解城市非核心功能,减轻环境压力。加强跨区协作构建长效治理机制

  积极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和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并按照相关要求,完善联合监管机制和融合污染源监管体系。强化区域空气质量预测预报和联防联控,优化完善区域整体减排策略,加强重大活动空气质量保障协作,协商确定区域大气污染防治目标任务,实现区域协同减排。

  一起见证成都的“雪山幸福”

  去年10月末的一天,家住彭州的杨先生一大早起床,蹲守在窗前,拍下了“雪山+日出”的精彩照片,“云海从东边漫涌而来,映衬着连片雪山,十分壮观。”

  2021年,成都发布“观雪山预报”,提前预报成都市民的“雪山幸福”。

  对此,像田相和这样的摄影爱好者更为欣喜。从2008年至今,他已用镜头记录下无数个与雪山“偶遇”的瞬间。

  “过去难得的‘偶遇’,如今正越来越频繁地发生。”田相和细数,2016年拍了30多次,2017年拍了40余次,2021年共拍到雪山约70次,拍的照片越来越精彩。

  迎战夏季臭氧

  成都率先行动

  成都人的天气幸福常与“出太阳”有关,但艳阳高照、蓝天白云之下,却隐匿着不容忽视的“健康杀手”——臭氧污染。

  自成都市2013年开展臭氧监测以来,以臭氧为首要污染物的天数呈逐年增加的趋势,已取代PM2.5成为夏季大气首要污染物。面对臭氧污染这个世界性难题,成都如何行动?

  成都市从2014年开始系统开展臭氧污染成因和前体物管控策略研究,2017年正式出台夏季臭氧防控方案,通过连续5年的实践,基本形成科学、精准、差异化的前体物管控策略。2021年,成都以夏季臭氧污染防控为突破口,推动PM2.5和臭氧协同治理,同比压减臭氧污染天数18天,基本遏制住了臭氧污染日益严峻的态势,探索出具有影响力的先行经验。

  应急预案体系创新是关键。2021年4月,《成都市臭氧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以下简称《预案》)印发实施,这是全国首个专门针对臭氧这一指标制定的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预案》将精准减排作为臭氧污染防控的总体方向,科学细化各项应急减排措施。具体来说,采用IAQI(臭氧分指数)为预警启动指标,由低到高依次分为黄色预警、橙色预警、红色预警3个等级。同时,根据各区(市)县空气质量实况和区域预测预报分析,新增分区域发布重污染天气预警信息,实施分区分级管控。同月,《成都市2021年夏季臭氧污染防控行动方案》出台,以工业企业、汽修行业企业、施工工地等行业为重点,分类制定告知书,分发至各相关行业企业。

  2021年7月29日零时,成都发布当年首个臭氧重污染天气黄色预警,启动应急响应措施。在启动臭氧重污染天气应急预警期间,成都市NOx、VOCs的日减排比例达到8.5%和21.2%,对削减臭氧峰值浓度,减少重度污染天数发挥出重要作用。

  基础科研攻关是基础。成都作为西南地区唯一的城市参与全国PM2.5和臭氧污染协同防控“一市一策”驻点跟踪研究,联合张远航院士团队、北京大学深入开展跟踪研究,建设5个臭氧及光化学科研监测平台。

  夏季减排攻坚是保障。成都持续开展4-9月夏季臭氧污染防控行动,制定差异化VOCs和NOx排放量削减策略,帮扶8个重点园区、268家重点企业VOCs精准减排,率先编制并推广应用8个行业小微企业VOCs治理手册,所有政府投资建设施工项目、824家汽修企业使用水性涂料,臭氧浓度同比下降10.7%,对提高全年优良天数起到关键作用。(吴飞)

【责任编辑:徐梦帆】
01007020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8251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