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和质都高于国家水平,为全省人民群众发展与生存织牢了一张‘安全网’。”1月28日,四川省政府新闻办在成都举行的《四川省基本公共服务标准(2021年版)》新闻发布会上,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陈凯用一句话对该标准给予评价。
《标准》涵盖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以及优军服务保障、文体服务保障9个方面民生大事。它是如何出台的?有何特点?发布会上,相关厅局负责人一一解答。
出台背后 尽力而为量力而行 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需要
发布会透露,《标准》共83个服务项目,较国家标准多3个。同时,4个项目执行标准高于国家水平,另有9个项目扩大执行对象。
为何要增加、提升和扩大?“实事求是。”陈凯介绍,在保障领域和类别上与国家标准保持一致的基础上,四川还要结合自身情况厘清重点保什么、保到什么程度。最终,实现把有限力量用到人民群众最关心的领域、人民生活最关键的环节和最需要予以保障的人群身上。
首要原则是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找到群众迫切需要和政府能做到之间的平衡点。”省教育厅副厅长戴作安介绍,新增义务教育学生免费提供作业本和民族自治地区普通高中免费提供教科书两个项目,是因为在此前调研中发现,四川涉藏地区和攀西地区等区域群众负担较重,“但总的来看,这两笔支出财政也兜得住。”
据了解,《标准》制定前后,我省首先梳理出人民群众普遍享有的基本公共服务项目、社会弱势群体的基本生存需要等重点事项。随后,省发展改革委会同20余个省级部门组织开展了长期调研,在综合评估各地财政基础上,最终确定《标准》内容。
还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需要。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机关党委书记熊义堋举例,结合近年来新涌现的就业岗位,《标准》提出要以部分平台企业为重点,适时组织开展平台灵活就业人员职业伤害保障试点,“尽量解决快递小哥们的职业伤害保障问题。”
内容特点 直面民生痛点难点 政策红包送来真金白银
“难点不回避,痛点要直面。”发布会上,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副厅长樊晟坦言,新市民和年轻人在城市的住房问题一直是各方关注的焦点。
《标准》提出,要对收入和住房“双困难家庭”应保尽保,优先解决从事基本公共服务人员的住房困难。预计到2025年,全省力争累计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34万套(间)。
另一个焦点是“三孩”生育问题。省卫生健康委副主任宋世贵介绍,为了让群众“怀得上、孕得安、生得安”,《标准》给出“政策红包”:全面取消社会抚养费等制约措施,清理和废止相关处罚规定;规定子女3岁以下的夫妻每年可分别享受10天的育儿假,“而且育儿假被视为出勤。”
公共教育领域的“政策红包”同样不少。戴作安介绍,在9大领域中,公共教育是《标准》新增、扩大和提升的重点。特别是对脱贫地区和脱贫人群更是拿出真金白银:将学前教育幼儿资助服务对象扩大到民族自治县、民族待遇县在园幼儿,将农村学生营养膳食补助服务对象扩大到民族县县城义务教育学生。
针对特殊群体的照顾不只是教育。省民政厅副厅长卢攀登说,接下来是实现救助范围、申请方式的转变,发挥临时救助“兜底中的兜底”作用。其中,救助范围从救“最困难”逐步拓展到“有困难”,因病因灾因突发情况、意外事故等导致基本生活陷入暂时困境的城乡居民均可申请。此外,突破救助申请的户籍限制,让遇困难群众在居住地、急难发生地都能得到救助。
如何执行 定好责任逗硬考核 动态调整确保“不落伍”
“绝不是纸上画画,墙上挂挂。”发布会上,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赵红川坦言,当下最重要的是《标准》执行问题。
赵红川说,四川将以落实地方政府主体责任、提升基层公共文化效能、结合做好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为抓手,重点提升农村和偏远地区的公共文化服务供给。
《标准》提出了不同领域抓落实的方式方法。
首先是定责任。《标准》提出的每个服务项目,均明确了服务对象、服务内容、服务标准、支出责任和牵头负责单位。“省级业务主管部门是牵头单位,要负总责。”陈凯说,牵头单位要负责相关服务事项在执行中“不变味、不走样、不降标准、不缩小范围”。
其次是逗硬考核。省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接下来,四川将设立涵盖20个省级职能部门在内的考核队伍,对各地的《标准》实施情况予以监督监测,并按年度进行联合检查和效果评估。
最后是尽可能贴近实际。“如果救助标准太低,在群众看来可有可无,政策就没意义,也施行不下去。”卢攀登介绍,包括民政系统在内的多个省级部门明确,要依据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现实进行常态化动态调整。方向之一,就是补贴、救助标准要追上经济社会发展步伐。(记者 王成栋 李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