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四川 > 正文
2022 02/18 09:39:48来源: 新华网

为钢轨把脉的“花木兰”

2022-02-18 09:39:48    来源: 新华网
字体:
分享到:

  “妈妈,可以不要走吗?”2月15日早上7点,正准备迈出家门上班的彭彬听到小儿子说。看到妈妈回复他的只是沉默,孩子立即懂事地说:“我今天会在家里乖乖听外公外婆的话,会想你的,会一直想你的。”

  2月15日是正月十五元宵节,是中国人团圆的日子,而彭彬如同往日一样早早出门工作,作为一名铁路职工,对她来说,聚少离多已经成了家常便饭。

  彭彬,成都工务大修段石板滩焊轨基地钢轨探伤高级技师,从事钢轨焊缝探伤作业已有26年。自从1993年参加工作,彭彬的元宵节基本都坚守在岗位上。

彭彬在对钢轨焊缝进行探伤作业。

  “这是我参加工作以来的第29个元宵节,看到很多人都在家里相聚团圆,说不失落是假的,特别是节日期间,心中更是五味杂陈。”彭彬说,“尤其是我和爱人都在工作,平时父母帮着带小孩,对父母的愧疚、对孩子的亏欠感纷至沓来,但是作为一名铁路职工,坚守岗位是我的另一种责任。”

  “刚开始接触探伤的时候什么都不会,而且要学的东西有很多,也在心里打过退堂鼓。”彭彬回忆道,“但是选择了就必须做好,学习钢轨基本知识,学习金属工艺学,以及诸多探伤基础理论,只能用最笨的办法——背。”

彭彬讲解超声波探伤理论基础。

  探伤工的“伙伴”是超声波探伤仪,就像B超一样,把机油抹在焊缝上,使用探头去探测,根据仪器显示屏上的波段判断伤情、伤位。

  除了细心,在探伤经验的加持下,使用仪器时手法的准确度也是彭彬每日关注的重点。“我们在使用探伤仪时,探头的选择与角度都会影响最终结果。”彭彬解释道,“探伤是根据超声波反射的波形和波高来判断焊缝是否存在问题,如果选择不匹配的探头探测会导致反射的回波不准确,而若是使用手法导致探头角度过大也会引起不必要的反射,这些都会对探伤结果造成干扰,导致误判。”

调整探伤设备参数。

  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战经验让彭彬常常能够在第一时间就追溯到问题源头。例如去年探伤过程中接连出现好几个轨侧有异常波被判定为伤损的情况,彭彬在跟踪探伤作业过程中立即指出了“症结”,原来是操作者在轨底角探测时探头角度过大引起的侧壁效应,经调整后,异常波便消失了。

  “学无止境,勤思、勤问、勤练”是彭彬给探伤工区青工们传授的“秘籍”,她在提升自己的同时也充分发挥着“传帮带”的作用,在她的带领下青工们也肯学肯干。2017年入路的女“徒弟”陈玥在2021年集团公司探伤技能竞赛中获得第四名的好成绩。

彭彬与工友们交流试块法调节探伤灵敏度。

  晚上11点,彭彬结束了一天的工作,街上元宵节的热闹已经平息,一盏盏灯火也在慢慢熄灭,而此时此刻她的家中还留有一盏灯,家人和热腾腾的汤圆正等待着她的归来。(吴晓、王美仪、魏启睿)

【责任编辑:李婷玉】
01007020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8386601